天宁建立农村人居环境 长效管理网格队伍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董逸 蒋蓁蓁) 梨园旁围起了精美的护栏、车辆乱停放处竖起了公益广告牌;废旧水管改造成晾衣架、空置邮局变身“党群直通站”,汇集老年助餐、道德讲堂、慢性病随访、村民议事厅等功能;房前屋后的乱堆放变成了精致的小花坛,从前的垃圾堆放场变身健身广场:公厕里外翻新了、墙面上乱张贴不见了、垃圾分类桶代替了污水横溢的垃圾房,黑臭的小微水体焕然一新……
9月11日,步入郑陆镇施家巷村,伴随着随处可见的绿意,眼前展现开来的是整个村子整洁、干净、清爽、敞亮的新面貌。
自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施家巷村前后获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常州市人居环境红榜村和市级小微水体示范村。村书记范燕锋介绍,这主要得益于“微网格”模式,村里从3个综合网格中划出14个微网格,选聘3名网格长、19名网格员,由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担任,每天分别在网格内进行两次巡查,并利用郑陆镇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打卡”行程、提交问题、反馈处理结果。
村里同时聘请了保洁专员,采用“市场化保洁+雇请保洁”模式,连田间地头、巷头巷尾、边边角角等地方的垃圾也“无处遁形”,辖区保洁覆盖率达100%。河南河东、施家巷等自然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每天由保洁员定时在村民家门口收取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
“看着村子环境越来越好,谁也舍不得去破坏,看到别人家门口种花种草、漂漂亮亮的,各家都‘攀比’起来了。”村民陆萍说。
目前,“微网格”管理模式已在天宁区董墅村、东青村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