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昔日回家难 今朝半日还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从武汉毕业分配到常州工作。每年回家探亲,走公路转铁路倒水路,转来倒去,回到家总是已精力耗尽。多年来,一直受着这样的折腾。按行程,两天一夜到家。若遇风云变化,何时回到家?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记得那年元旦前夕的一天,我接到母亲病重电报。第二天,天没亮我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就着急往回赶。先是从郊外坐农工班车赶到常州火车站,售票处人山人海。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好不容易买到了常州到南京的加班“棚车”票。欣喜之后,我们怀着何为“棚车”的疑惑上了车。

“棚车”竟然是铁皮货车,站站停靠,逢车就让。没有座位,没有茶水,没有灯光,一只粪桶用席条一围便是厕所。列车行进时,粪桶摇摇晃晃,尿液荡出桶外,又臭又脏。人们拥挤地坐在地板上仿佛一个个被锁住似的,空气污浊,行动艰难,痛苦不堪。

伴随“棚车”“啌咚啌咚”的响声,我们忍受、煎熬着前所未有过的艰难,这段路竟走了大半天才到达了南京站。

起步难,步步难,到武汉的船票更是一票难求,当天的船票早已卖完。售票厅里购买明日船票的队伍排成长龙。怎么办?

我抱着侥幸心理,拿着电报走进值班室,说明情况后,值班主任同情地卖给我两张第二天上午8点的五等舱船票。

五等舱,就是人与鸡、鸭、货物等混合的大通舱。船行、风袭,孩子们直叫冷,舱内时起时落的鼾声和鸡鸭臭味,让人痛苦不堪。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抛锚了,又延迟了半天再又起航。熬了两天两夜加半日,终于到达武汉。

这次回家一路遭罪,等我们回到家时,母亲已闭上了双眼,让我抱憾终身。

一晃多年过去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风起云涌,袓国大地建设如火如荼,铁路建设按下了快速键,劈山开路,打通了阻碍火车前行的山脉。2009年的一天,媒体报道“上海到武汉的直达动车开通了”,全家人兴奋了好几天。不久,到武汉的直达高铁、大巴客车也先后开通,回家的路畅通了。从此,棚车、绿皮车、东方红长江轮成为了历史。

进入新时代的这十年,我多次回家,感觉一切是那么地得心应手。只要在手机上点几下,回汉的票就有了。从家门口乘地铁到火车站,直接坐上火车行程4个小时,就到达武汉老家了,就这么简单、顺畅。曾经“千里家园半日还”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坐上高铁,那是一种享受,车厢内环境舒适,座椅柔软,打开笔记本电脑,观看影视,听听音乐,甚是惬意。优质服务,今非昔比,窗外风景,高楼大厦,美如图画,一幕一幕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

“昔日回家难”,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今朝半日还”,见证了新时代十年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