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徐秀兰:为百姓发声,让理论入心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张也

每年8月,是“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开赛的日子,对于连续5次参加该赛的理论宣讲员徐秀兰来说,最难的不是如何讲好,而是怎样把自己的心里话传播得更远。

“从2018年开始,我就一直参加‘百姓名嘴’,我常常说自己是一名理论界的‘五朝元老’。”可事实上,对于一个不是从学习宣讲甚至研究理论科班出身的人来说,每一次的登台比赛,对徐秀兰来讲都是一次极其严峻的挑战。

今年45岁的徐秀兰,是天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平日里,徐秀兰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面向群众、服务百姓。与老百姓打交道多了,徐秀兰更懂得老百姓喜欢听什么,关心的是什么,期待的又是什么。

“其实服务百姓是一件双向奔赴的事情,我为百姓提供了服务,百姓也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宣讲素材,这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财富。”徐秀兰说,别人的难处是没有素材,而她的难处是素材太多,随手一写都是身边事、鲜活事,但难就难在如何将这些素材与今年的理论宣讲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更好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传播出去,让大家听得进去,听得舒服。

“就好像一个装满了物料的麻袋,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既要不伤及内核,又要不影响今后使用。”徐秀兰说,除了切入点难找以外,演讲的理论点、精彩点也是最难拿捏的,这是她每次自己强迫自己必须要攻克的三座“大山”。

切入点如何攻克?徐秀兰就从最感动自己的事情讲起。从《老爸老妈的后现代生活》到《爷爷我想和你说》,徐秀兰讲得最多的就是身边事、百姓事、暖心事。“我的目的就是要让别人听得进去,绝不是为了演讲而演讲,而是遇到老人要说老人爱听的话,碰到小孩要用小孩喜欢听的话,这样才算是用心了。他们听得进去的东西,就是最准确的切入点。”

而找对理论点,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的是一朝一夕的积累。徐秀兰说,每一次的宣讲,自己都在心底将时间划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讲故事的时间、一部分是接理论的时间、一部分是升主题的时间,每一部分都得控制好时间,把握好节奏,确保理论接的一个字不错、一句话不漏才可以,为此,在徐秀兰的电脑收藏夹里、床头柜旁、手机备忘录里,只要看到与理论相关的知识要点,她都会及时摘抄下来并反复诵读,直至用时能够信手拈来。

对徐秀兰来说,找对精彩点既难也不难。虽然她学的是检验医学,但是自己与演讲的“触电”却是小时候。从小对文学历史感兴趣的她,平日里就喜欢写东西和朗诵。但是有基础并不代表有过硬的专业,要想达到科班出身那样的宣讲,徐秀兰还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只要是看到演讲、采访、主持之类的节目,我就会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好的演讲和主持技巧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会不断暂停,跟着他们的节奏,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抠自己的讲话,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了才过关。”

走过5年的“百姓名嘴”,原本是理论宣讲“小白”的徐秀兰,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连续5年场场拿到好名次,并先后获得市、区“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无论是家庭医生,还是“百姓名嘴”,徐秀兰在某种程度上如出一辙,她们皆知在何时何地,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身份几许,位置尺寸如何。徐秀兰常说,再好的成绩也只代表昨天,明天的一切都需要归零重启。今年,是“百姓名嘴”举办的第6年,也是徐秀兰参加比赛的第6年,她告诉自己不管结果怎样,她都会继续在这个舞台上为百姓发声,用自己的所做、所学、所悟,将正能量和真善美传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