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探寻常州的精神内核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每座城市一般都有一个地理坐标,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甚至如苏州的“大裤衩”、常州的“小板凳”。如果说,地理坐标涵盖的主要是城市的外在形象,窃以为,每座城市其实还应该有一个精神内核——如杭州的西湖、曲阜的孔子,前者象征人文与风韵,后者代表仁与礼。千百年来,人们在时光荏苒中,不断为这汪湖水注入人格与灵性,不断阐述与演绎这位至圣先师的微言大义,让他们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家园。定位长三角中轴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常州,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拥有自己的精神内核。

常州,应该是一座叫季子的城。常州历代名人众多,星光璀璨,而开埠之人是季子。公元前547年,季子封邑于延陵,自此,常州开始了2570多年准确纪年的历史。以一座城市的人文始祖为该城市的精神内核,是自然和应该的。当然,更关键的是常州这位开埠之人,在中国思想史、政治史、文艺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孔子称其为“天民”,司马迁尊其为“君子”,宋哲宗、明太祖、乾隆分别奉其为“帝”“神”“圣”。季子三让王位、徐墓挂剑、观乐议政等故事广为流传,其诚信、礼让、睿智、仁义的优秀品质被人们所称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常州人,从春秋吴文化、齐梁文化、唐宋学风,到明清一国五派、常州三杰,无一不闪烁着季子精神。

当今时代,城市形象的建立和城市地位的提升,不仅体现为经济发展速度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最根本的是城市软实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在常州努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之际,凸显季子这一个城市标志性及引领性精神内核,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树立城市文化名片,塑造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很多人来到常州,只看到风景、美食,不知其背后文化。事实上,人文常州相较常州美景、美食更具持久的魅力和吸引力。以季子为代表常州深厚的文化积淀、丰硕的文化遗产,也要适当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让人们读懂“文旅中轴”“美食之都”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走进曲阜,车站、路口、公园、校园,到处都是孔子的塑像,城市店招、户内外广告、文宣也多是“论语”,这就是“孔子之城”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作为季子受封地、躬耕地、办公地、终老地的常州只有红梅公园的“嘉贤坊”牌楼、人民公园的季子像和季子亭、郑陆的季子文化公园等零散建筑。令人非常欣喜的是,除了舜山季子小镇,作为2023年常州市重点项目之一的江苏省大运河季子文化展示中心也将于年内开工,落户城市核心地段原宫苑宾馆处,规划用地6000多平方米。这对由点扩大到面,明确城市符号、打造城市名片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除了硬件投入,还需要运营思维,放大季子的品牌效应。近年来,常州在季子文化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实事求是讲,限于时间久远、实物罕见及其他诸多因素,常州对季子的研究与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以德为人,以诚待人,以礼服人——这是季子精神的内核,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风骨,也是常州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特别是在当下,我们需要大力传承、发扬季子的谦让、守信、循礼、致用等优秀文化,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妨发动媒体、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等多方力量,结合我市文商旅融合发展、道德讲堂、新时代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发出更多既有古典美,又有时尚范的文创产品、文化精品,不断丰富和传播季子文化对于常州的时代价值、精神特质。

时代需要精神,城市需要精神,每一个人都需要精神激发。但是,打造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核,绝非一日之功。除了在有形的硬件建设与多元的信息载体上多下功夫,更要努力建设相关体系,长期、系统、稳定地推进理论、组织和制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系统化加工、开发,制度化利用、发展季子文化这一常州文脉之根、常州文化之源,提炼并展示季子这一精神内核和文化精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全新探索刻下生动注脚,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凝聚起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