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宠物狗,小心被“萌”骗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警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顾燕
据市反诈骗中心统计,上周我市警方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10.3%。反诈骗中心预警拦截境外语音诈骗电话55919起,冻结资金2573万余元。
梳理一周的案件类型,从数量上来看,以下几类诈骗手段发案数量居前五位,分别是虚假博彩类占28.3%,兼职刷单类占20.6%,冒充客服、律师挽损类占5.7%,虚假服务类占5.7%,虚假购物类占4.3%。
【案例一】
18日,市民蒋女士报警称:在直播间看到特价卖宠物狗,就添加了直播间微信号,谈好价格后对方给了支付宝二维码让其扫码,付款后对方一直未发运单号,再次联系时却发现已被拉黑,蒋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手段分析】
骗子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低价售卖宠物犬的广告,以不实图片、视频吸引买家并添加微信好友,待受害人支付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消失。
【警方提示】
网络购物需谨慎,交易时应选择正规第三方平台,对要求跳过平台私加QQ、微信的卖家要警惕,遇对方要求直接转账汇款的一概终止交易,更不能随便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案例二】
21日,市民周先生报警称:对方通过微信视频号私信其,称周先生音色不错可做配音主播,让其下载“VIACOM”APP,做任务得积分可免费换配音设备,周先生信以为真,按照对方要求做任务,后对方称其操作失误需要补单一直让其转钱,几次之后,周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手段分析】
“兼职配音”是诱饵。骗子通过社交平台主动联系受害人,夸赞其音色好能做配音赚钱,利用市民群众想利用业余时间赚钱的心理,设计好招聘“兼职配音”的流程进行引诱。“做任务拿设备”是陷阱,骗子以“做任务赚积分换设备”为诱饵,拉受害人不断操作刷单,再以操作失误要补单为由让受害者进入转账的“怪圈”,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
不要轻信网络上所谓“无门槛”“高收益”“零要求”的兼职广告;在寻找兼职期间,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任何以“接单前需完成任务”的兼职都是诈骗。
建议您在各大官方应用商城搜索“国家反诈中心”APP并下载注册,开启全方位防骗预警。“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级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具备诈骗举报、诈骗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还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支付账户,可疑IP/网址,可疑QQ、微信号均可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软件中查询验证是否为“涉诈”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