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培养卓越能工巧匠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关键,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特色,彰显工匠精神育人底色,构建 “四融四促”工匠精神育人模式,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涌现出一批“90后”学生全国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以及一批教师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形成一种“工匠现象”,亮出了一张具有鲜明特色的“金名片”。
以矩阵式布局促思想驱动,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知行合一”。坚持党建工作与工匠培养深度融合,打造工匠文化育人品牌。通过育人矩阵布局,将专业带头人、校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优秀学生等育人力量引入工匠精神培育体系,发挥领导干部的领头雁作用、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群团组织的协同作用和优秀校友的榜样带动作用;在文化建设中高扬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建设工匠文化墙,展示优秀学子的专业风采和精湛技能;实践“一支部一项目”“梦之队匠师队伍建设”“青匠学习社建设”等举措,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学生党员发展、专业学习、心理素质提升、实践锻炼等过程。
以进阶式设计促学研并举,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理实相长”。创新“学-训-赛-创-研”五步进阶模式,引导学生体悟工匠精神真知、锤炼工匠本领技能。智造学院长期聘请全国劳动模范吴淑玄和张忠为特聘技能大师,建立劳模工作室,成立“焊接劳模班”。构建全国劳模深度参与学生的学习与日常践训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学”。建成智能焊接实训基地、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等多个实训基地,协同校外专家能手开展实践训练,实现学生“高标准的训”。学院积极搭建技能竞赛平台,掀起技能学习“比学赶超”的热潮。
以协同式思维促多元融合,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域覆盖”。坚持发挥课堂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探索“1+N+X”学徒制课程教学模式,即由1名全国劳模与数名学生能手联合带动一批职校学生。学生能手通过组建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吸纳一批学生加入团队,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圈层化向外辐射。通过开展“走近焊接大师、弘扬工匠精神、学习技术能手、树立职业楷模”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匠心为怀·筑梦大师之路”主题教育活动、“我与劳模云对话”等工匠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深埋弘扬工匠精神的“种子”。探索与全国技术能手联合开展社会实践项目模式,组织开展“访技术能手·扬工匠精神”“技术创新·工匠引领”等实践活动,打造暑期社会实践“金课”。
以联动式结构促校企合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协同参与”。探索工匠精神“双主体、三阶段”校企合作联动培育模式,实现“让学生以工匠形象走出去,让工匠以育人身份走进来”的目标。学院坚持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与中国船舶、恒力液压等多家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协议,与中建五洲共建青匠学习基地,与南京南化共建“教师企业工作站”,为学生培养开拓多方岗位实践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