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春风里,行走在去往金坛烈士陵园的堤坝上,迎着扑面而来牛毛般的春雨,我们的心情也同天空般阴沉悲壮。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高大雄伟的汉白玉纪念碑耸立在正中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格外殷红。四周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掩映着烈士们一座座整齐有序的墓冢。静与动,绿与红,我们的思绪随之向前延伸,视野向前拓展……陵园中仿佛激荡着热血沸腾的呐喊声、响彻云霄的刺杀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远眺东南,那是故乡的方位,也是亲人先辈安息的地方。
目光所及,有妻的大爷钱佃宝墓地。大爷腿有点残疾,是皮匠,18岁就参加了地下党组织,担任联络交通员,四处流动,将情报送达各处,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受到时任金坛县长诸葛慎多次表扬。那年寒冬,大爷在湟里日本鬼子据点收集情报时被狗腿子发现,鬼子和狗腿子数十人追捕他,大爷甩掉皮匠担子,拼命向前奔跑,最后实在没辙,跳进了刺骨的湟里河水中隐藏,方才躲过一劫。可这寒冷,却让大爷一病不起,没多久就病逝了,年仅21岁。大爷牺牲后,二爷钱佃荣又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革命,苏中七战七捷后升任连长,数次收到陈毅、粟裕等首长签发的嘉奖令,后来又参加抗美援朝等,1966年受到毛主席接见,从部队团长转业任无锡港务局党委书记。他戎马一生,革命一生,90高龄时离开了我们,墓碑伫立在他的生命归宿地。
老人家的墓地虽然不在我们的眼前,丰碑却永远树立在后辈心中。
收回思绪,我们来到族人胡志群烈士墓前,他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当年,上甘岭战役激战正酣,为突破敌军封锁线,身为炊事员的他,挑着战友们的补给沿崎岖山冈前行,突然敌机袭来,弹片无情地击中了他,沾满鲜血的苹果滚坠山崖。他家门楣上“光荣人家”的牌匾至今熠熠生辉,激励着大家族中的儿女们前行。
完成仪式后,我们手握扫帚,缓缓挥动着胳膊,轻轻地掸去墓碑上的尘埃,不敢高声语,恐惊墓中人。放心吧,先烈们,英雄们,你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无时不鞭策着后来人,我们正沿着你们的足迹大踏步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