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佛山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
日期:01-19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广东佛山南海区狮山镇是中国四大千亿小镇之一。早就听说这里的口腔器材制造产业雄冠全球,令人神往的是这里藏着一家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作为世界口腔工业文化遗存的一个重要标志,自今年2月开馆以来,正成为业内外人士炙手可热的打卡地。
近日,我借去广东参加学术会议之机,顺道拜访了藏在千亿小镇的这家口腔器材博物馆,去体验了一次世界口腔工业文化之旅。
博物馆坐落在狮山镇的宇森医疗器械产业园内,由一位名叫郑永良的牙科器械生产民营企业家投资创建,常年免费开放,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访者络绎不绝。
刚踏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敬畏传统,坚守匠心”八个古铜色的大字,寓意了对口腔工匠精神的弘扬与传承,震撼着口腔从业者的内心。大字正上方,一张地球里藏着一颗牙齿的图案被近两千枚牙钻拼贴在一起成为博物馆的徽记,传递着人类口腔健康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价值,宛如口腔器材历史的精神图腾,闪烁着口腔人的智慧光辉与使命追求。
展馆的布局为参观者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口腔医学器械史的恢宏画卷。现在开放的第一期展馆面积约4000平方米,目前馆藏有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约3万件藏品:从美英到俄国沙皇、前苏联时期,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从古代到现代,包括自1760年工业革命以来那些标志性的口腔手术器械和设备、智慧器械等都悉数登场。
馆区的历史馆,按照口腔行业发展脉络展现历代口腔器械及图文资料;现代馆,集中展现当下全球范围口腔从业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未来馆,包括口腔行业数字化发展前瞻,AI概念展示;功勋人物馆,按细分学科展现口腔行业功勋人物、专家及其专著、发明或者成就;沉浸式体验馆,打造沉浸式体验区,体验当代口腔从业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文创馆,专注于文创产品,感受口腔文化的笔墨书香。
博物馆总执笔、我国著名口腔历史学家、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李刚教授以深沉、专业、恢宏的笔墨,用五大篇章将博物馆的五大展厅内涵完美演绎。第一篇章“隽永匠艺映古今”、第二篇章“独妙匠心传四海”、第三篇章“智造匠才绘未来”、第四篇章“良工巧匠著万卷”、第五篇章“巧匠良工传万载”,串起了人类口腔器材发展脉络和口腔医学精进的路径。
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在历史馆展区,一台有着近百年沧桑的传奇牙椅“将军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台由甘肃牙医作家刘恺捐赠的牙椅,原产地英国,是20世纪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斯特灵牙科电动椅,多位将军和社会名流都曾在此台牙椅上治疗过牙病,从此它有了红色记忆。这台牙椅被刘恺称为无声的战友,千万次擦拭它,伴随他走过20多个春秋,他在捐赠的留言簿上自述:它从革命烽火中走来,在和平年代造福人民,它传承有序,今天,它在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安家,这使得它告老退休后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未来馆,迎面而来的口腔数字化展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口腔智造的辉煌成就和灿烂前景,汇聚了近100家中国民族口腔工业器械品牌。它们既有颜值,又散发着梦幻的科技之光。它们整齐的队列,宛如一颗颗温润而倔强的牙齿,咬住匠心,吐露口腔里的大海星辰。
一旁的博物馆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刘福祥教授深情地告诉参访者:“口腔器材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遗存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化意义上对人类口腔医学发展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凭吊和感怀,而是让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局观回溯口腔工业革命的过去、瞻望口腔数字革命的未来,召唤口腔医学中国军团勇敢地投入到未来的数字口腔医学主战场,为人类口腔健康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博物馆所在的狮山镇,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口腔器材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的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口腔产业重镇,世界口腔器材博物馆的诞生,恰如给狮山镇的口腔器材产业注入了文化的内涵,插上了文化的翅膀。它吸引了南来北往之人,成为世界口腔医学者的拜谒之地,也成为大众了解口腔历史文化与科技发展的直观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