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向“光”而行 拥抱新能源

日期:01-19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垚 高琦) 4月6日,位于312国道旁的常州市鸿协安全玻璃有限公司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走进公司的光伏玻璃生产车间,一片片超薄的原片玻璃经过磨边、镀膜、打孔、丝印、钢化等工序,被加工成用于太阳能电池和背板上的光伏玻璃,销往全国各地。

“过了年后,公司的生产线就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但是市面上的光伏玻璃还是供不应求!”鸿协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曙红告诉记者,公司自研的明星产品双玻组件因为透光率高、散热性好,受到国内广大光伏材料企业的青睐。“今年第一季度还没结束,公司的光伏玻璃项目产值已超3亿元,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

从二十年前一个普通的灯片玻璃厂到常州经开区2022年度工业亩均效益奖企业,两次成功转型让鸿协玻璃飞速成长。目前,随着新能源产业在常州的逐步壮大,鸿协玻璃已经与天合光能、阿特斯鹏等多个国内大型光伏企业合作,成为稳定的上游供应商。

杜曙红的创业之路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开始,我们都只是做简单的灯具玻璃、家具玻璃的一些配套设施,主要以人力为主,干的都是辛苦活。”杜曙红回忆,公司的第一次转型是在2003年,汽车玻璃的业务给了企业灵感。

“当时看着社会发展,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公司一次性投资了5000万元,从意大利、瑞士等地买入机器,专业做汽车玻璃的业务。”杜曙红这一次的投资非常大胆,5000万元相当于企业当时两年多的产值,这一次的投资很成功,因为工艺设备先进,同时员工技术过硬,转型汽车玻璃后,鸿协立即收获了国内江淮客车、长江汽车等公司的长期订单,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在汽车玻璃方向的成功转型为鸿协找到了企业发展方向:积极转型,在危机中发现良机。2015年,光伏行业整体处于低谷,鸿协汽车玻璃业务仍占公司大头,但公司积极培养了一批玻璃行业技术人才,并与天合光能联合专利研发,为转型光伏玻璃蓄力。

如今,鸿协玻璃成为国内光伏玻璃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企业积极进行工艺设备的升级迭代,去年年初,公司项目总投资5亿元开展了EVA/POE胶膜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可年产EVA/POE胶膜1亿平方米,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公司产能。

“公司的两次转型,都和车有关,一次是传统汽车,一次是新能源汽车。”杜曙红表示,当前,常州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随着全球光伏发展大周期的来临,作为光伏上游企业,也将继续发挥企业的优势,持续钻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