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武进生态环境局发布打假“清单”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朱雅萍 武环轩) 今年以来,多家企事业单位向武进区生态环境部门反映,有人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告知企业存在违法排污、未按要求办理环保手续等情况,如按其指示缴纳一些费用,可免予行政处罚。武进生态环境局立刻意识到,这些都是不法分子为了实施诈骗设计的“圈套”。为此,该局近日发布《致广大企业经营者反诈骗的一封信》,就涉嫌诈骗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公开说明和警示劝诫。

情形一:冒充执法人员,谎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发现环境问题要整改,否则要予以处罚,据此推荐服务进行改造整治。

《一封信》提示,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到企业检查应当着制式服装、佩戴执法记录仪、双人亮证执法。如果发现存在违规情况需要整改的,会依法提出整改事项,严禁向监管对象指定或推荐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及人员。

情形二:冒充环保领导,谎称是环保系统领导,对接受正常检查的企业或经检查存在违法情况的企业,可以有偿“摆平”行政处罚。

《一封信》提示,行政处罚决定书均会依法公示。如存在撤销等情况也会在官网依法公示变更情况。企业应该在收到处罚文书后,依法行使陈述申辩等救济权利,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减免处罚。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案件的适用,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情形三:代办虚假环评,谎称是环保手续咨询机构,称企业的项目应当办理环评批复,收取费用后提供了虚假环评批复、环保验收等材料。

《一封信》提示,企业建设项目应当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判断环评文件类别。对照名录,对于环境影响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企业只需要在生态环境部门官网自行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无需花钱购买服务。

情形四:虚假举报投诉,谎称是环保公益人员,威胁举报。表示只要给点好处,就不去举报。

《一封信》提示,公民依法参与环境监督,可以劝阻、制止和曝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但以保护为名的敲诈不受法律保护。

武进生态环境局再次提醒,希望广大企业经营者提高认知,保持警觉,遇到政策问题,可随时咨询,遇到可疑情况或诈骗行为,请立即向生态环境部门反映情况或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