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劳模工匠组成“帮帮团”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何奕欣 刘懿 夏晨希 姚琴珠) 4月9日下午,在江苏奥琳斯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身着防护服,一手持焊接面罩,一手持焊枪,繁忙又有序地展开作业,在机器低沉的轰鸣声和焊接产生的耀眼白光中,一个个化学压力容器初具雏形。

“反复检查,焊缝侧面仍旧会产生小裂纹,咋办?”企业焊接工程师邱亚伟一脸愁容,将一批返厂的温媒罐设备展示给全国劳动模范、江苏大工匠张忠。

这是常州经开区总工会组织的“劳模工匠助企行 焊匠智造聚经彩”活动中的一幕。当天除了张忠,市劳动模范夏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江华也一起组成“帮帮团”为企业出诊、解决技术难题。

江苏奥琳斯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专业从事换热器、塔器、反应器及硫化罐等快开门结构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

“设备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小心翼翼,无损X射线拍片也合格,但出厂一段时间后,客户仍旧提意见,说有瑕疵。”邱亚伟对张忠投去期待的目光——这位中车戚墅堰公司电焊工高级技师,是焊接响当当的“大工匠”。询问操作流程、作业环境后,张忠心里有了大概的盘算。

拿上焊接面罩,张忠俯下身观察工人们的操作过程:“焊接速度慢,焊枪摆幅速度又较快,这样尽管拍X片可以过,但材料组织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张忠的启发下,焊接技术员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封头压制过程中,外力作用让晶体拉长变形,产生的内部拘束应力在长期作用过程中释放,导致部分容器产生了裂纹,如果采用固溶热处理消除大部分内部应力,同时控制焊接线能量,采用小电流多道焊的方法,将能避免这样的缺陷。

当日下午,张忠一行人还来到常州荣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各种类型气涨轴、金属导辊等,技术部负责人蒋益钧提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焊接内孔配重块,减少辊体失重保持动平衡时,普通的焊条焊接虽深度能达到,但由于焊接电流较大,辊体会弯曲;辊体跟轴头端面在气保焊手工焊接过程中,端口也会变形。

“难题交给我们!”张忠与企业焊接技工随即开展结构图讨论、现场查看等方式,确定了解决办法。定制加长焊枪到内孔需要的深度,缩小焊头直径,用小电流焊接配重块;焊接端口时,导角、坡口不宜太大,缩小焊缝宽度至两三毫米即可。张忠还建议进一步改进技术,从“焊枪围绕辊体焊缝旋转”的手动焊升级为“焊枪不动辊体转动”的自动焊,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有时间来我工作室看看,我们一起讨论定制枪方案。”张忠笑着发出了邀请。

今年以来,“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已经举行了好几场。从1月初开始,张忠就开始了全国各地的“把脉问诊”,3个月以来,他走访了海南、广西、西安等地,帮助多家企业解决了焊接结构方面的技术难题,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加入到经开“助企行”的队伍中。下个月张忠将走进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参加交流研讨活动。

常州经开区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将通过组建服务队伍、成立专项小组等形式,组织劳模工匠走进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名师带徒”等活动,为企业解决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等方面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