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成立江苏电力系统第一个党支部,点燃革命火种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慧 秋冰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1926年,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共江浙区委通过西门子洋行介绍王寿生到震华电厂,以外线工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配合北伐军的军事进攻,壮大党的革命力量。从此,一颗革命的火种扎根戚电,工人运动在常州大地开始燎原。

王寿生,又名王亦,1906年10月出生于上海浦东,192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常州后,王寿生参与了中共常州独立支部的筹建,于1927年1月担任支部干事,负责工人运动,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倾洒在这片蕴藏着巨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红色土地上。他还秘密组建武进县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将工会人数发展壮大到万余人。

王寿生的到来,给震华电厂的工人们看到了新希望。他为人正直,乐于与工友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疾苦,敢于为工友争取权益,同时,向他们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道理,在工友中威信很高。在他的启发引导下,工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思想觉悟迅速提高,这为震华电厂建立、发展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很快,青年外线工杨宝森(后改名杨宝忠)进入王寿生的视线,他思想进步,曾在上海参加声援“二七”大罢工斗争。两人一见如故,王寿生把他列为了重点培养对象。时机成熟之时,王寿生道明了自己的身份,并把藏在身上的那张印有镰刀和斧头标记的传单递给了杨宝森。看到传单,杨宝森激动万分,没想到自己心中仰慕的共产党就在身边。王寿生告诉他:“我把这个东西拿给你看,我的性命就交给你了,你我两个人也就把性命交给共产党了。”杨宝森听罢,紧紧握住王寿生的双手,坚定地说:“相信我吧!”从那刻起,杨宝森心中燃起了一团为理想而奋斗的火焰。

1926年底,杨宝森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戚电历史上发展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杨宝森没有辜负组织的希望,在迎接北伐军进常州城的斗争中表现英勇,第一个打开城门,第一个将革命军的旗帜挂到了城墙上。

王寿生和杨宝森在组织关系上保持单线联络。他俩利用电厂外线工工作流动性大的有利条件,很快与常州南门一带的纱厂、布厂和西门外的油厂等工人取得了联系,并把他们当中的积极分子团结起来,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1927年1月,为顺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王寿生等人在震华电厂秘密建立了中共党支部,这是江苏电力系统的第一个党支部,由王寿生同志任党支部负责人。当年3月,党支部已有外线工杨宝森、机匠许金祥、张道涛等9名党员。不久,王寿生又在震华电厂组织成立了工会,首批会员就达143人。

震华电厂党支部的成立,为常州的革命斗争翻开了崭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