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青州博物馆:“唯一”之魅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去青州博物馆,是冲着它的“名头”——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凭这个“唯一”,当是值得一看吧。

去年秋到青州。出高铁站打的,司机说博物馆搬新馆了,是去那里吧?我说先到老馆看看。1989年正式开放的老馆在范公亭西路的西端,一片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群,分散布局,有机相联,多为单檐、重檐歇山式,金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正门上悬蓝底烫金字匾上,书法家舒同所题“青州博物馆”分外醒目。与老馆打个照面后,车行不到10分钟,就到仰天山路上的新馆。

有了老馆外观典雅、精巧印象,再看新馆,一幢硕大的独体建筑矗立在眼前。高台庄严、阙楼挺拔,衬托出对称式造型坡屋顶的主馆分外大气磅礴。据介绍,新馆由梁思成弟子张锦秋主持设计,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抽象简练,虽是由石材、金属、玻璃等现代复合型幕墙构成,但外立面的仿古造型,透出浓郁的汉唐风格建筑特性。与老馆相比,新馆建筑面积由2.6万平方米扩建至5万余平方米,展陈面积增至5倍,分为6大功能区、9大展厅。我想,实现了功能及设施全面升级后,移至新馆的馆藏文物,一定有了更科学、更新颖的展陈。

进得馆来,雍容典雅的东方气息扑面而来,传递出悠久文化的自信与底蕴。中庭上空圆形玻璃穹顶,不仅解决采光,更是体现出“天圆地方”理念。中庭正面是一幅硕大的铜雕“明珠之光”浮雕图,上部是国内外仅见的明代状元卷真迹,下部是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中间则是玉器珍品——东汉“宜子孙”玉璧。浮雕图采用现代装饰画手法,将青州博物馆内三大“镇馆之宝”浓缩其中。

《尚书·禹贡》云:“海岱惟青州”。“海”为山东东部大海,“岱”是泰山,古青州位于山海之间,居于中国东方,因“东方属木,木色为青”而得名。素有“信美东方第一州”美誉的青州为中国古九州之一,曾涵盖泰山到大海间的广袤土地,在长达1600年的时间里,是山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而它7000余年发展史、5000余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所孕育的丰厚历史文化,几乎都浓缩在青州博物馆中。

青州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3000余件,其中诸多精品,通过青州历史展厅、龙兴寺佛像展厅、有邻衡王府展厅、香山汉墓陶俑展厅、石刻艺术展厅等8个展厅一一呈现。这里的战国玉人乃玉器珍品、“宜子孙”玉璧为汉代玉器上品,香山汉墓陪葬坑出土的陶器、陶俑,是我国同期同类彩绘保存最好的。特别是数百尊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从北魏永安二年至北宋天圣四年,时间跨越近500年,仍是贴金彩绘,那静谧从容仪态和永恒微笑,确立了“青州风格”的佛教艺术,成为一次“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吸引我细赏。博物馆还另精选佛像,采用声光电手段,幻影成像,动静结合,让文物“鲜活可触”,以时尚的方式,赋予文物更生动表达。

馆中最是人头攒动处,当是“状元卷”。在这张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卷”中,才子赵秉忠用馆阁小楷妙答帝王之政,用中肯之言,深入浅出分析当时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不仅要“立纪纲,饬法度”,还要“振怠情,励精明”,反映了他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万历御笔朱书“第一甲第一名”。这份殿试卷为十九折册页,通高47.6厘米,每折宽14.1厘米,全文共2460字。据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殿试卷为明代原物,是海内外孤本,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在这真迹旁的多媒体屏,以“金榜题名五色春”为题,设置了三个环节,丰富文物的互动,进一步提高观众对状元卷认知度。不过当游人驻足其前,好奇多于细品,那墙上放大了的“第一甲第一名”御笔,引得游人排队“打卡”。

正是这些或天下仅存、或全国唯一出土,2008年5月,青州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令我没想到的是,不仅这里的文物珍贵,文创产品精美,在博物馆里主题餐厅用餐,同样有着穿越古今的滋味,难怪有人评价这里是中国博物馆餐厅的天花板,为了吃饭都值得来一次。我体验了这一加上的“砝码”,更觉这个“唯一”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