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佳 叶予轻
地理漫画创作、天文观测、趣味物理实验……日前,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第29届“科创筑梦,成就未来”科技节活动正式闭幕。学生们在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科创乐趣,开启科创之门。
全员普及,播科创“火种”燃科创梦
科技节是田高中的传统学生活动,已持续举办29个学年。“开展科技文化节的活动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更多不曾知道的科技知识,引导他们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探索欲望,促使学生投身于科技创新的活动。”德育处主任熊彦表示,为了普及科创知识,科技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
据了解,今年的科技节分为竞赛、讲座、展示和观测四大类,包括物理、化学实验大赛、望远镜原理与发展和天文观测活动等十余项子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整个校园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活力,极大促进校园科创育人文化建设。
2023年12月22日冬至日,田高中的师生在校园内赴一场“星月童话”之约——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与盈凸月相合。“这一天文现象每年大概能碰到5到7次,但并非每次都能被我们看到。”因为今年的木星与盈凸月相合清晰度极高、观赏效果非常好,地理教师肖慧特意组织了一次星月观测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更直观地观察木星和月球的特征(如图)。“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到月球,让我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感性、更震撼的认识。”高一学生吴宇涛因为这次活动,打开了对天文知识的好奇心,他打算在下阶段多多关注身边的天文现象。
特色课程,让科学精神与生同行
田高中长期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科创教育,以研究性学习为学习方式,学科教学为主阵地,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探索出一条以科创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思路。
2022年,田高中学生曹恒凭借着科技创新项目《一种辊式硬枝扦插机》获得了第32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第三届常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十分庆幸高中时期能遇到一批可敬可爱的老师们,给予了我在科技路上的启蒙。”曹恒坦言,虽然已离开“田园”,但他仍将带着对母校的感恩之心追逐自己的科创梦。
据了解,该校连续三年获评“常州市青少年科学教育摇篮奖”,取得大满贯。三届共有10位同学获奖,3位教师被评为“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辅导员”,师生获奖人数在全市学校中首屈一指。
硕果累累靠的是学校对于科创教育的不断探索。近年来,学校提出“科技创新实验”和“人文浸润教育”的课程建设思路。
学校科创特色课程由拓展课程和特需课程组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多样性、挑战性、综合性的选择。拓展课程由公民道德课程、人文素养课程、科学素养课程组成,重在课堂中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拓展、延伸与补充,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课堂中实施的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实验过程,获得学习的体验,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特需课程则采用项目化开发,促使学生能够面对真实情境,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新意识,发展高阶思维。
以赛促教,助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2023年举行的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江苏省省赛中,田高中共有5位同学参赛,获得一个省一等奖、四个省二等奖。省一等奖选手袁渝沣同时进入全国总决赛。
激发创新思维,田高中除了有普及性的科创课程和活动,更是通过社团课程和竞赛课程,形成点面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奠基。
“备赛的过程让我享受到了学习计算机的快乐。”获奖学生朱禹诚坦言,如果不用竞赛,自己也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钻研计算机专业知识,“如今我发现自己是多么喜欢它,它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以科创基地建设为依托,田高中近年来在生命科学探索、STEAM工程实践创新、理科实验探索、生物人工智能、创新机器人等板块形成了学校优势及特色。
学校开发了多门科创新类校本课程,通过全员参与、分级选拔、专业指导等多种培育机制,学生成长迅速——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和机器人竞赛中,该校师生先后获国际、全国科创类比赛大奖100余项、英特尔英才奖4项、江苏省一等奖数百项。代表中国参加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和伦敦国际青少年科学家论坛,获得了专家好评。
该校负责人表示,在学校第六轮五年主动发展规划中,学校以创建高品质科创特色高中作为总目标,把“培养文理相融、科创见长、具有家国情怀的田中学子”作为育人目标,打造属于学校的“常有优学”教育名片。
据悉,该校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重点打造10个科创特色俱乐部,提升学生科创实践能力的科创空间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