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娱宾酒与乐岁诗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的年尾,我在英国读研,学校放圣诞新年假的时候下了薄薄的一场雪,整个校园一夜之间都笼罩着霍格沃茨一样的氛围,是一种冷冷的灰青色调,仿佛随时会有猫头鹰前来送信。假期之后就是紧锣密鼓的大考,因此,我们这帮中国来的学生都不打算中途回国。英国同学纷纷被父母接走后,校园冷寂,学生食堂里,连做沙拉的生菜都眼瞧着枯了边不新鲜,一应氛围,都在提醒我:我是一个孤独的游子了。

放假后的第五天,我意外收到班上一位“阿姨同学”的邀请,她约请我和另外两位女同学去她家吃火锅、过新年。她笑着说:“你们自己带着床单和被套,我只提供枕芯和被胎,如果你们有羽绒睡袋,也带着,估计有人会睡在客厅长沙发上。从这里开到威尔士我的家,要四五个小时,路上咱们得在服务区吃饭,就AA了。你们可同意?”

稍微带着一点诧异,我们都点头。这位“阿姨同学”52岁,年纪比我妈还大,她40岁时与英国丈夫完婚,从宝岛台湾来到英国生活,继续当国际航班的空姐。51岁时,因为对会议口译感兴趣,下决心从航空公司辞职出来,再读一个硕士学位。她在课间与我们聊天,说起未来的梦想是帮助中国企业拿下英国的订单,“尤其是我父亲的老家浙江。”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女性,愿意照顾小一辈同学的过节情绪,已令我很感动,所以,我们都没有在意她很多“泾渭分明”的要求。

迎着风雪,年纪已经是阿姨的女同学开着自己的SUV,带着我们北上,车窗外的景致越来越接近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的描绘,那是阴沉的、风雪弥漫的,又是神秘的,带着呼之欲出的故事感。下午,从一条落叶缤纷的路驶入,我们竟发现“阿姨同学”与邻居挨在一起的家,是一座百年古建筑,相当于现在的联排别墅,她的家中有壁炉,有小小的旋转楼梯,到处放着景德镇产的茶器与笔洗。为了接待我们,“阿姨同学”的丈夫与10岁的女儿特意去中国超市购买了丰富的火锅食材,包括珍贵的百叶、鸭血和豌豆叶。他们洗切了好几个小时,还亲自用花生酱、蒜泥、麻油与醋,调制了蘸料。而且,“阿姨同学”的女儿为了欢迎我们,特意换上了红色夹棉旗袍,梳起了中式发髻。可爱的孩子还能说一口相当流利的中文,她的开场白是:“你喜欢吃涮羊肉吗?我妈妈说,既能吃涮羊肉,又能吃乳酪和炸鱼块,将来才能走遍全世界。”

吃完火锅,我们与主人一家围炉夜谈,聊起彼此的家人、学业与梦想。自来熟的小女孩拿出一本大开本的速写本,骄傲地向我们展示——这是她家自制的绘本,全世界只有这一本。我吃惊地发现,这本由小女孩的母亲手绘的书,名字叫《北京的春节》,到我们去的那一天,才画到腊月二十三祭灶、拜灶王爷、还有北京娃儿抢吃灶糖的游戏。很明显,即将来临的春节故事还没有画完。“阿姨同学”解释说,绘本是根据老舍先生1951年的一篇同名散文改编的,文字都是老舍先生的原话。为什么她要在繁忙的学业之余,买了水粉颜料,亲自来画这本书?“因为孩子喜爱中国文化,我又远去曼彻斯特读书,半个月才能见孩子一次。这本由我一笔笔画出来的书,是母女间的一种对话。”

这一天,我们在“阿姨同学”家守岁,在零零散散的清雪中放烟花迎接新年,在“嗖嗖”的烟花绽放声中,传来在英国长大的小女孩欣喜的、忽然领悟一般的吟诵声:“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这是我第一次在异乡迎接元旦,我记得,烟花落尽的时候,明亮的火星已经闪现在夜空。“阿姨同学”与我们牵手行进在雪野上,我们一起吟诵:“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是的,在那一刻,我们从未有这么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无论我们在哪里,都会以中国人的方式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