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建议内容:
孙春伟等代表指出,我市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不容乐观,未成年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建议要进一步提升工作合力,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督办成效: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委员、代表深入学校、社区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9月在钟楼区开展重点督办,合力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落实。
副市长夏思军专题听取市民政局(市未保办)汇报,统一部署全市未保工作。市民政局牵头,部署市、区、乡、村四级未保体系,建成镇(街道)儿童“关爱之家”(未保工作站)64个,依托120位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041名村(居)儿童主任持续开展未成年人入户走访、排查等工作;全市检察机关与团委、民政、妇联等部门共同搭建“检察+”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加大未成年人矫治帮教、综合救助和犯罪预防工作力度,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身心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法律支持等多元综合救助。市妇联牵头制定《常州市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2023—2025)》,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进入正式立法程序。建立“2+2”帮扶团队,开展重点未成年人结对帮扶活动。建成全市首个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学校“武进区阳光教育培训中心”,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设心理疏导、劳动实践、职业教育等特色课程,辅以体育锻炼、红色教育、亲子活动等,帮助他们实现从多次违法犯罪到养成自律规范的蜕变。
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强化资源整合,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