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修补时光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老人家常说:“从前东西坏了是会去修的,现在东西坏了却是要扔的。”

上世纪70年代,手表作为结婚四大件中的“一件”,其珍贵程度让人无法轻易舍弃,负责修理的钟表匠就应运而生了。

从我记事起,周大爷便在巷子口经营着一家狭小而整洁的钟表铺,他时髦地称之为工作室。铺子本身不算宽敞,挂钟挂满墙壁,店门一侧的上半部分墙体改造成等比例玻璃窗,沿着其余墙体摆放老式木柜,放置其中的各种维修工具、零件等等,井井有条但也已经满满当当。除却周大爷设在玻璃窗边的工位,这铺子里头仅能“塞下”一位旁观者。小小一方天地,闲适又安宁。

周大爷总是坐在四角凳上,俯身低着头,左眼夹着一只专业放大镜,右眼紧闭。待修的手表躺在他的左手中,右手则平稳地捏着镊子,耐心地在近两百个精密配件中寻找问题……多年来,每当我放学回家路过周大爷的修理铺,便情不自禁地透过玻璃橱窗观察工作时的他,轻柔熟练的动作令人很是自愈。

随着商业圈的转移,我家所在的地段变得冷清起来,再加上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许久不曾看见周大爷的工作室有客人来了。但是周大爷依旧会在每天蒙蒙亮时打开大门,做好准备工作:将工具一一从柜子里拿出来、摆放整齐,再从厨房中拿来一只紫砂壶和杯子放在一旁。没有客人来时,他便在橱窗外的躺椅上晒太阳,客人来时就起身接待,端坐在四脚凳上,毫不马虎。有时,我会觉得周大爷过分执拗了。毕竟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大众哪有耐心和时间浪费在修复手表上,有这样的时间、钱和精力早可以换一个既新又平价的了。与其将光阴用在漫长的等待中,不如早点退休颐养天年的好。

可周大爷偏偏不干,只要有一个客人来,他都是欢喜的。无论手表贵贱,他都以同样态度对待,平心静气地把零件一件件拆卸下来,整齐排列到一张白纸上,用120号汽油和精致的小刷,进行初洗、精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白纸上晾干。对于我认为他不应该继续修钟表的看法,周大爷如此说:“那些现代的、昂贵的手表,卖家会提供后续服务,我自然是修不到了。但是过往的老旧钟表,要是我不修,客人们该找谁呢?他们实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块可以正常运作的钟表,更是希望唤醒承载于老物件之上的过往岁月。人啊,到了我这个岁数,都是念旧的。”

小小的表里面藏着一个精细、微小的神奇世界,仿佛在诉说着现实中的沧海桑田。周大爷这般的手艺人会渐渐老去,但是他们曾经倾注于钟表中的心血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