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人大:履职尽责 彰显担当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何一智 王燕波
2023年,钟楼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聚力中心工作,聚焦民生关切,聚合代表力量,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贡献人大力量。
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3年,钟楼人大在把握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担当作为,为钟楼现代化建设注入人大智慧和力量。
助推新阶段下的区域转型。首次审议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助力优化完善规划编制。首次审议区政府半年工作情况报告,提出4大类34条意见建议。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推进“聚力‘四大功能区’、勠力奋进新时代”四大行动,推动代表一线建言39件次。专题调研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情况,推动乡村空间、环境、产业等系统性重塑。助推新机遇下的产业升级。紧盯数字经济“核心引擎”,开展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策略研究,助力抢抓新能源之都发展机遇。突出“项目双进”首位度,梳理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23条。助推新格局下的发展提质。作出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化人大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监督作用,紧贴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更加全面地支持“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助力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法治为要,夯实治理基石。专题听取“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报告,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有序推进地方性法规“四入”工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6件,审查“一府两院”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13件。有序组织《社区矫正法》执法检查,配合市人大开展《常州市轨道交通条例》等执法检查。围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草案)》等法律法规,收集上报立法建议77件。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新设置27个民生实事项目代表联络室,通过会商、督查、评价三大机制,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相关做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高度肯定并作经验交流。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积极探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钟楼路径,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广泛、真实、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专注“深”与“实”,让民主可感可触。首次面向全体代表征集监督议题,不断提升代表参与专题询问、执法检查、调研评议等工作的广度与深度。邀请代表常态化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两院”情况通报会等,组织“三百活动”20场343人次,参加检察听证52场76人次。融合“点”与“面”,让民意畅通直达。持续开展“区人大代表集中走访月”活动,237名代表走访选民2400余人次,收到群众意见479件,归纳整合为39件区人大代表建议和81件民情民意,均已完成交办。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月”活动,59名代表走访选民95人次,收集上报意见建议52件。建立首家法律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首家产业社区代表联络站,评定第二批15家“五好”联络站,新创成2家市十佳示范型代表之家。
激发人大履职新动能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坚定不移推进“四个机关”建设,从党性修养抓起,从基层力量强起,从作风养成严起,不断释放人大工作活力。
党建赋能强引领。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不移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化“忠诚履职、先锋有我”品牌内涵。对标创优强基层。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区委出台关于规范和加强街道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首次听取各街道工委工作报告,压紧压实人大工作基石。对标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建设要求,“票决(票选)制+问政制”先试先行,推进“一镇一品、一街一特色”创新工作。相关工作多次被学习强国、《人民与权力》《常州日报》等媒体报道,生动展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钟楼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