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为肿瘤治疗添一双“慧眼”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刘歆韵) 12月6日,市二院放疗科成功开展了CT/US/MRI多模态影像引导下的三维后装放射治疗技术,实施了全省首例多模态影像引导下的子宫内膜癌近距离放疗。

今年9月,59岁的顾阿姨因阴道出血到市二院就诊,被诊断出子宫内膜癌。市二院放疗科团队为她制定了外照射结合后装治疗的放疗方案。

市二院放疗科学科带头人、副院长倪昕晔介绍,射线从身体外部通过多个角度聚焦到人体的同一个位置完成对肿瘤的灭活叫做外照射,是肿瘤患者最常接触到的治疗方法。但治疗时,射线要穿过人体,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低剂量的照射,离肿瘤较近的组织还可能受到高剂量照射伤害,因此,后装放射治疗应运而生。它通过将放射源直接放置于肿瘤内部或肿瘤附近,让射线与肿瘤“短兵相接”,直接杀伤肿瘤,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然而,将放射源放入人体内属于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操作中不能直接“透视”,放射源放到哪、怎么放、放多久,只能凭医生的手感、经验和术前估算。由于人体的复杂性,前期准备得再充分,真正动起手来也难免会有偏差。

顾阿姨要做4次后装治疗,12月6日是第3次。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医生们配备了一套全新的“武器”——Flexitron三维适形后装机及Oncentra Brachy TPS治疗计划系统。

与传统方式相比,这套今年新引进的系统可以实现后装放射治疗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它能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三维超声(3D-US)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提供的互补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多模态影像,实时定位、靶区勾画、规划计算,可对肿瘤准确定位、精准打击,进行快速治疗,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器官免受额外照射。

随着图像一点点在屏幕上成形,透过Flexitro系统的“慧眼”,医生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顾阿姨体内的情况,在放入器械的过程中随时调整位置,使治疗平稳安全地逐步推进。大约1小时后,顾阿姨顺利完成了此次治疗。

据了解,市二院放疗科为国家放疗质控单位,在肿瘤精准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由倪昕晔团队领衔的“超声引导下放射治疗物理实践指南”已经入选2021年国家癌症中心放疗质控指南立项项目,并将于明年初正式发布。该项指南将进一步为多模态影像引导下的肿瘤近距离放疗技术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为广大患者带来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