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里的投资陷阱,让她被骗19万余元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警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顾梦莹
据市反诈骗中心统计,上周我市警方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51.0%,环比上升5.4%。反诈骗中心预警拦截境外语音诈骗电话17603起,冻结资金1689万余元。
梳理一周的案件类型,从数量上来看,以下几类诈骗手段发案数量居前六位,分别是兼职刷单类占28.5%、虚假博彩类占11.4%、虚假服务类占8.5%、投资理财类占8.5%、游戏交易类占6.2%、虚假购物类占6.2%。
【案例一】
11月27日,市民金女士报警称:短视频APP上有陌生人来加好友,起初聊一些关于小孩子留学的事情,熟悉后又互加微信。对方称自己在厦门做红酒批发生意,离异带女儿准备出国留学,聊天期间对方时不时提到自己在某投资APP炒黄金赚钱,并间接推荐金女士一起投,起初均成功提现。为获得高额盈利,金女士又多次投入大额资金,后提现时显示账户被冻结,需要充投资金额的10%来解冻账户。金女士转账后客服还要求其再次转账,并承诺激活之后钱会全部返还,金女士继续转账,结果资金并未返还,立刻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总计损失19万余元。
【手段分析】
骗子会在添加好友之后,频繁聊一些受害人感兴趣的事,让受害人对其产生信任。在聊天期间,骗子时不时透露自己的投资获得了高回报,吸引受害人参与进来。起初,会让受害人小赚几笔。当受害人尝到甜头加大投入之后,再以“账户冻结、转账激活”为由不断要求受害人转账,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
网络交友需提高警惕,不要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迷惑,不要相信“有内幕、稳赚不赔”的博彩、理财等投资行为,不要被所谓“低成本、高回报”迷惑,赚钱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旦发现被骗,保留证据后,立即报警。
【案例二】
11月26日,市民顾女士报警称:在抖音上刷到“代考驾驶证”广告,加教练微信后,对方称不用亲自到场就可以直接去拿驾驶证,顾女士被诱惑,先转账了两个科目的钱,后教练称有活动一次性付清可以优惠,顾女士便一次性结清。一段时间后教练说科目四考完了,并在微信上发了一张保密协议的图片,要求顾女士交2万元的保证金,顾女士转账后对方又以核实身份为由,要求其在微粒贷上贷款后转账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对方承诺验证身份成功后会将钱退返,但顾女士等了很久都没收到那笔钱,立刻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损失8万余元。
【手段分析】
骗子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各种代考驾照、免考包过的视频广告,吸引受害人上当。当受害人上当后,骗子谎称“不用本人亲自到场即可拿驾驶证”,用伪造的报名表、考试成绩单等骗取受害人信任,诱导受害人缴纳所谓的“报名费”“保证金”等,后再以核实身份为由,让受害人到借贷平台借款后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收到钱款后便立即消失。
【警方提示】
“驾考”严格规范,请勿投机取巧。全国驾照考试非常严格及规范,每个环节都会通过指纹、人脸核实考试人身份,对于“代考”“传指纹”之类的操作,在考试中根本不可能实现。通过非正常途径取得驾照是违法行为,驾照也要被吊销,大家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购买“驾驶证”,认真备考才是正道。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级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具备诈骗举报、诈骗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还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支付账户,可疑IP/网址,可疑QQ、微信号均可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软件中查询验证是否为“涉诈”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