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洗衣板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洗衣板又称搓衣板。一天,我发现老伴在洗衣机旁的水池边,将每件衣服的衣领袖口涂上肥皂后用手搓洗。“为什么不直接放进洗衣机里洗?”老伴说:“洗衣机虽省力,但衣领袖口经常洗不干净,我这样洗的衣服每一处都干净。如果现在有一块洗衣板,那就更好了,省时、省力,又不伤手。”

老伴的话我默默地记在心中。一次,我到农村同事家吃喜酒,看时间尚早,便到集贸市场逛逛庙会。突然,发现有一个摊位有洗衣板卖,就挑选了一块。吃完喜酒,我喜滋滋地夹着搓衣板坐公交转地铁,一路招摇过市引来不少目光,不时有人问:“这洗衣扳在什么地方买的呀?”我不厌其烦地重复回答了好几遍。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搓衣板洗衣服很普遍。记得小时候,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清清的河水不停流淌。每天早晨或傍晚,那些妇女们便背着装满衣服的竹筐,提着木制的搓衣板,三三两两来到小河边各就各位。

我帮母亲把一盆衣服端到河边就位后,母亲就开始在洗衣板上把每件衣服特别是衣领袖口打上肥皂,然后,在洗衣板上来回揉搓,最后在河水里漂洗几次,拎起挤干,再抖一抖,对着阳光上下看看,直到件件衣服透亮干净。有时,把打上肥皂的衣服、被子等浸了水后,放在石板上,用捶衣棒翻来覆去捶击,捶完、挤干,再到河水里甩甩,拎起再捶,洗好后,把湿衣服一件件摊在草地上或石板上晾晒。没有农事的时候,有人就坐在树下歇着,聊天晒太阳,看上去她们特别快乐。

后来读到李白的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又读到冯延巳的词: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我才明白捶衣棒比搓衣板历史更古老,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洗衣工具,在诗人笔下颇有意境。

那时,洗衣板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用品。除了洗衣外,它还可以用来搓玉米,或当搁板,还可以用来做糊鞋料的底板,有时还用来搓脚养生。

或许常用,洗衣板对于百姓十分亲近,所以常挂在嘴边,衍生出许多形象的比喻。说某人很瘦,有人就会说这人瘦得像个洗衣板。一条烂泥路高低不平,有人就会说这条路磕磕绊绊,简直像洗衣板!如哪个男人做错了事,老婆就叫他“跪洗衣板”。

现在有人说,人工智能它无所不能,这说法绝对了一点。智能不等同于智慧,机器不可能代替人的手和大脑。家用电器品种多样,但仍需要人的辅助,比如,有了洗衣机,而年纪大一点的人还是会怀念用洗衣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