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意“小黑板” 解决居民“大问题”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舒翼 于远航
在北港街道梧桐苑社区“融治理”共享空间,有一块“梧桐苑社区民意小黑板”,很引人注目。上周末,记者去采访时,社区党委书记冯巍正在更新小黑板。他在“一楼架空层电动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进展情况栏中,擦去“70%的架空层已整改,剩余今年完成”,写上“已解决”。
冯巍说:“去年12月设立的这块小黑板,成了居民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居民关心什么问题、问题解决情况,在小黑板上一目了然。这为社区践行‘枫桥经验’、开展基层治理发挥了大作用。”
民意“小黑板”,收集难题巧化解
梧桐苑社区是北港街道最大的安置房社区,4000多户居民中,超过90%的是原先8个村委的村民。去年12月,冯巍结合工作经验,设立了民意“小黑板”,村里大事小情只需写在黑板上,熟人之间口口相传就都知道了。
“小黑板并非谁都能写。我们发现,8位村委老书记和2位老生产队长更能让居民们敞开心扉,能随时随地说上话、评上理。于是,我们请这10位老人组成‘民意小黑板’议事小组,将每月搜集来的问题,分为社区马上能解决、需要协调资金落实不能马上办到、社区做不到或没必要办这三类。每月一次在小黑板上公布前两类,第三类做好解释工作。”
“一楼架空层电动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就是第二类问题中的“老大难”。“这个问题已经存在15年了,但我们在拆除时却遭到不小的阻力。10人议事小组既是问题搜集人,更是矛盾化解人,通过与熟悉的居民谈法律、说安全、唠家常,成功劝导90余位居民自行拆除。”冯巍说。
线上“小黑板”,数据赋能更有效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度很高,如果把民意‘小黑板’接入线上,肯定能帮助社区更好地了解民情、化解纠纷。”冯巍想到就做,将梧桐苑社区“居民一键通”微信小程序接入“智慧北港数据港”大数据平台,建立起“居民提交问题+平台自动派单+责任单位接单办理+社区考核考评”的网格流转办结机制,用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处理结果更是点击可见。
在“一楼架空层电动车充电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解决后,社区统一规划,在架空层安装围栏,加装电动车芯片系统,所有电动车出入都会有记录上传至数据平台,妥善化解了居民们对于电动车被盗的担忧。
8支调解队,专业调处显身手
线上线下的“小黑板”收集了民意后,如何更加高效解决?梧桐苑社区的回答是:将基层矛盾分为16类,在10人议事小组基础上,组建8支调解队,分门别类进行专业化调处。
民意“小黑板”收集矛盾纠纷后,分别由5支调解队先行调处:律师调解队负责欠薪、二房东不退押金、人身损害等纠纷;老娘舅调解队负责房产证办理、停车、违章搭建等问题;乡贤调解队负责种菜、架空层、电瓶车充电等纠纷;家事调解队负责婚姻、情感、赡养等纠纷;楼道长调解队负责噪音扰民、养宠、管道漏水等纠纷。当这些矛盾持续升级时,则由公安民警调解队、司法(人民)调解队、法官调解队进行兜底调解。
通过8支调解队持续有效运作,梧桐苑社区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社会基层治理目标。小到完善绿化、修剪枝杈,大到楼道居民偷电、河畔私搭码头,都通过民意“小黑板”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