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城市“出圈”,考验“接梗”智慧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半个朋友圈都在音乐节!”网络梗“常州人骑着恐龙上班”成真的热度未散去,被网友赋予的常州“新特产”——音乐节在这个国庆让常州火爆“出圈”。

说起常州,不少人第一印象就是恐龙。不过,谁也没想到,热心网友的一句戏谑之言“常州人是不是都骑着恐龙去上班?”竟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强烈好奇,并迅速登上热搜榜,成为热议话题。在常州文旅部门的推动下,今年9月,这个网络热梗成为现实,由中华恐龙园与永安行联合打造的恐龙主题新能源助力车逐步投放市场。呆萌可爱的霸王龙形象与新能源助力车精妙结合,将绿色出行与恐龙文化标签相结合,让“骑着恐龙去上班”从热梗走向现实,擦亮了常州特色文旅名片。

“新特产”的火爆,也源自网友的“常州特产除了恐龙,还有音乐节”的调侃。以制造业起家的常州,与周边城市相比,先天的文旅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是,常州接住了“新特产音乐节”这个网络“热梗”。“十一”假期,青年潮流文化艺术周、第七届太湖湾音乐节相继在我市唱响。连续4天的太湖湾音乐节,汇聚了国内顶级的乐队与歌手,吸引乐迷超10万人,其中68.7%为省外乐迷,带动周边景点、酒店、交通等效益预计实现收入约2.8亿元,在文旅融合和商业模式做出了全新尝试。

“骑恐龙”“新特产”的火爆“出圈”,不由让人想到因烧烤走红的山东淄博、因“村超”而出名的贵州榕江。这些城市的意外走红,不是相关部门提前策划、设计的议题,而是因为某件事、某个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恰恰契合受众的情绪价值,引起强烈的共鸣,进而产生现象级的传播,最终带动城市“出圈”。这种“出圈”方式,对于“存在感”不是特别强的中小城市而言,效果尤其显著。

网络时代,“流量”也是生产力。在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的经济压力下,老百姓的消费方式、消费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流量”为抓手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价值,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可以预见,随着社交媒体不断发展,各种突如其来的热议话题、流量热搜将越来越多。当所谓“泼天的富贵”降临,有没有能力接住,能不能顺势借力,让“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这样的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要IP创“新”,强化体验,源源不断打造关注点和引爆点。实际上,常州“恐龙”和淄博“烧烤”一样,“出圈”背后的本质是人们可以在吃喝玩乐中获得对内容的差异化体验。但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模式在网络时代难以维系,想要留住游客的心,保持热度不减,既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也需要当代流行文化作为吸引。尤其是年轻的“Z世代”,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度更高,更愿意在走街串巷中体验不同IP带来的乐趣,感受当地文化生活。这就需要我们践行新理念、赶上新潮流,围绕IP主题故事,进行持之以恒地情感设计、氛围塑造、活动策划等等。

当然,城市“出圈”,既有网络传播的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综合实力、文化内蕴、治理温度等多重内在因素相互支撑、共同形塑的结果。因此,善于“接梗”,更要靠文化复“兴”,沉淀底蕴,激发文旅持久力。常州因“恐龙”出圈,但更需要在游客来到常州后,讲好“江南名士第一巷”的那些故事,弘扬“永争一流,耻为二手”的常州精神,擦亮季子诚信的品牌文化。这就需要长远系统的布局、久久为功的经营,也需要为游客打造重品质、有审美、多元化的互动体验,在张弛有度的行程安排中创造今朝与历史的邂逅,在古老的运河旁聆听常州的新老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出圈”也是把“双刃剑”,也会放大城市的薄弱处、“嘈杂音”。这个国庆,有些城市也因为音乐节“火”了,诸如“上个厕所帐篷就没”等问题,把这些城市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城市的美誉度,未必靠十里筵席、满城欢迎,却可能毁在极少数人不文明的行为中。这就要求我们坚守民“心”,修炼“内功”,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服务要做好,不是冰冷的加强管理,树立规矩,也不是简单的放开市场,滋生乱象;而是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城市政府管理者与市场运营者同频共振,协力推进。当一座城市扎扎实实地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到位,所谓“泼天的富贵”才能接得更稳、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