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突发昏迷 竟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曹艳 潘英
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老年病”,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Ⅱ型糖尿病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今年以来,武进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收治多例青少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的还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及时救治,均已康复出院。
14岁的张同学身高1.65米,体重却有90公斤,平时特爱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半年前的一天,他因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感染,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急促、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症状,进入昏迷状态,被送至武进中医医院急诊。
经相关检查,张同学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因感染诱发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会影响循环、呼吸、神经血管,严重的会导致心跳骤停。病情危重,急诊医护人员迅速予以建立静脉通路、胰岛素降糖、补液救治后,随即转入内分泌科病房。入院后,副主任医师王如容带领医护团队,予以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及呼吸氧合变化,以及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控制血糖、抗感染、快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制酸防治应激性溃疡,监测保护器官功能等积极治疗后,张同学的病情好转。
通过进一步胰岛素治疗,张同学血糖控制平稳,10天后康复出院。出院时,王如容再三叮嘱张同学及其父母,平时应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正规治疗、定期监测血糖。经过半年的饮食和生活调理,张同学的体重明显减轻,血糖一直控制平稳,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王如容介绍,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Ⅱ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是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是某些特殊情况诱发的糖尿病,各个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妊娠糖尿病是妊娠这一特殊时期的血糖异常,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糖尿病早期症状有的典型,有的不典型,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是“三多一少(瘦)”,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一般都是在体检时发现。
近年来,伴随着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以及长期过量食用含糖饮料,患上糖尿病的“小糖人”增多。“十多年前,在门诊上多见Ⅰ型糖尿病的孩子。现如今,由于生活方式改变,高糖、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的过量摄入,活动量的减少,青少年体重超重和肥胖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可伴腹内脂肪增加、脂肪肝、黑棘皮病,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最终可能发生Ⅱ型糖尿病。”王如容说。
王如容介绍,对于青少年来说,控制热量、减轻体重非常重要。家长除了平时要监督孩子,还要培养孩子从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孩子学会识别日常生活中高油高盐或高糖的加工食品,了解常吃此类食品对身体的危害,促进健康膳食和行为改变。学龄儿童时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饮食行为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引导儿童青少年学习营养知识,有利于培养良好饮食行为习惯,促进终身健康。
嗜甜、熬夜、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不规律、肥胖等都是糖尿病患病潜在威胁。专家提醒,糖尿病是不可逆的,如果孩子患上糖尿病,家长不要相信那些号称能根治糖尿病的偏方。糖尿病患儿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正规治疗,控制好血糖。同时,家长不要给孩子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糖的食物,要让青少年保证“吃动平衡”。对于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类似的疾病时,需要及早进行糖尿病筛查。若在生活中有口干、饮多尿多、四肢乏力等情况,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症状,应进行血糖自测或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