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公开听证+检察建议, 助力打造无障碍环境“出行圈”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吴斐 庄奕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该法将检察公益诉讼明确规定为监督管理的兜底保障措施。记者昨日获悉,近年来,市残联、市检察院探索建立“联动监督+诉前磋商+公开听证+检察建议”四位一体的模式,积极联动履职,助力打造无障碍环境“出行圈”。

陈志坚是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也是常州市文明办聘请的“文明城市无障碍监督员”。作为一名残疾人,他日常出行需要依靠轮椅,是全市有名的无障碍环境专家。

今年8月11日,他和多名无障碍督导员来到我市一公园和一家5A级景区,对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卫生间、通道、游客中心等进行现场测量、体验。体验中,督导员发现公共设施建设是达标了,但存在部分坡道较陡、轮椅无法自主通行等问题。将全部问题汇总后,陈志坚随后向管理方反映,对方态度很好,承诺尽快整改到位。

作为一名参与者和见证者,陈志坚深知,我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能够从有到好,离不开各方的努力。从2021年8月起,常州市残联联合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成立无障碍公益诉讼工作专班,发动残疾人无障碍监督员,广泛收集无障碍问题线索、网络无障碍环境建设舆情等,及时移送常州市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整改。

2022年11月10日,常州经开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公开听证会,区建设、商务等主管部门和相关地方政府派代表参加,区残联和部分商业服务场所经营主体负责人列席会议。听证会召开前,陈志坚等公益诉讼志愿者通过亲身演示,向检察官们指出辖区公园、医院、商场、酒店等重点公共场所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听证会上,检察官通过大量实地照片和视频,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行动障碍者出行遇到的困境,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了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经过听证评议,参会人员对推进优化各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达成共识。结合听证意见,该院先后向区建设局、投资促进局、社会事业局等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积极履行职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场所进行无障碍环境优化改造。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督促责任主体逐一排查、逐个整改。其中,横林镇政府还主动作为,在检察建议内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所有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进行系统改造升级。

最终,此次专项行动共推动常州经开区各重点公共场所新增无障碍公厕10个,改造无障碍厕位46个;新建无障碍通道26处;清除62处无障碍出入口的障碍物;新增无障碍公共停车位55个;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指引标识89个。

近年来,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共发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建议43件,各部门通力合作,推动400余处无障碍设施完善,实现了全市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