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潞城过“足”瘾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孙婕 李垚
通 讯 员 蒋盼盼
抢球、传射……精妙配合,射门!8月26日,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的绿茵场上,潞城杯七人制足球赛激战正酣,赛程已经到了关键的小组赛第三轮,足球健儿们尽情奔跑、奋力拼抢,为团队荣誉而战。围观的市民、球员也被氛围带动,擂鼓呐喊,气势拉至巅峰。
“我们这些足球爱好者能参加区级比赛,在绿茵场与对手尽兴拼抢,是十分难忘的记忆。”坐在绿茵场边,来自中车戚墅堰所的球员朱浩亮,回味着刚刚出线的“生死战”,意犹未尽。他告诉记者,此次球赛禁止专业足球运动员来“炸鱼”,只要是在常州经开区工作、生活的足球爱好者都可报名参与。
球赛由常州经开区社会事业局主办、潞城街道承办,来自各行各业的16支队伍26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分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赛段,通过35场比赛决出年终6强。
比赛日虽然只有9天,可赛程都集中在周六日进行,从早踢到晚。上、下半场比赛各不超过30分钟,除了短暂补水,球员几乎不休息。由于场地小、时间短,7人制足球的攻守转换要比正常的11人制快了不少。从己方禁区突入对方腹地,往往只用三四脚传递,在首轮比赛中,经常出现几分钟内两队轮番突破射门的精彩场面。
最开心的是球迷。比赛的看台区就设在场边,极大地方便了球迷与球员互动,球员下场时甚至趴在栏杆上与球迷聊上几句,大家都是球友,也都认识。
“场上的17号、24号、门将都曾是我的学生,都30多岁了,还下场踢呢!”来自横林高级中学的体育老师彭祥忠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指挥昔日弟子临场战术。记者了解到,很多球员都在年少时参与过校园足球,看球、踢球,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大爱好。
“我们横林队球员里,包含了职工、记者、学生、私企老板等。”横林艺博领队丁惠兴介绍,横林镇足球氛围浓厚,早在2006年便成立了喜悦足球俱乐部,大家因为热爱汇聚到一起。在三轮小组赛中,艺博两胜一负顺利突围,打出不少精妙的进球,赢得了对手的尊重与现场观众的喝彩。
虽然参赛队伍不是专业足球队,但赛事方每场比赛均配备了一名主裁、两位边裁,并配齐了安保、医疗等工作人员,让参赛的足球爱好者实实在在体验了一回“职业球队”待遇。
此次欢乐足球赛事,是潞城街道聚焦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体旅事业融合共进,深入打造“遇见潞城”文体旅品牌的又一举措。近年来,潞城街道坚持“科创智造谷 活力新城区”的发展定位,从人才需求出发,通过盘活闲散资源、加强设施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推动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建设“家门口”的体育公园,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已初具雏形。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各类小型的、趣味性的赛事活动,还致力于打造本土赛事品牌,更推出“活力经开 一‘潞’同行”全民健步行、潞立方人才篮球赛等活动,让城市活力、人才活力得到全面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