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独门秘籍”让他赞不绝口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李文姣
3个月前,李先生因为劳累后出现右小腿红肿疼痛,局部皮温增高,在家中休息症状却没有明显缓解,跑了好些地方治疗,终究未见成效。由于症状反复发作,时有加重趋势,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于是李先生来到市中医院中医正骨科检查,确诊为丹毒(热毒蕴结症)。
中医正骨科医生刘均采用传统中医中药外治法,即中医正骨科特色“马氏”五色膏——白石膏与青宝膏,分阶段外敷进行治疗。前3天,起初患肢水肿明显,皮纹消失,有较大一水泡,触及皮温较高,皮色较红,责任护士遵医嘱每日测量腿围,并用白石膏厚敷于水肿处,每次外敷时间不超过24小时,促进水肿消散。3天后,李先生水泡吸收,触及皮温趋于正常,皮纹出现,皮肤颜色稍红。患者自诉疼痛减轻,活动稍受限。
第4天开始,李先生外敷青宝膏,起化湿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治疗第7天,患者皮温正常,皮色略有色素沉着。他表示疼痛明显改善,可下地行走。李先生对“马氏”五色膏神奇功效赞不绝口。
丹毒是中医病名,是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刘均表示,本病发无定处,生于胸腹腰胯部者,称内发丹毒;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丹毒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刘均说,“马氏”五色膏是市中医院院内协定方剂,与孟河医学骨伤流派正骨十二法为中医正骨科两大特色招牌。运用传统中医疗法可以达到“气血双治”的目的,具有独到之处,特色鲜明,疗效显著。
链接
中医正骨科是市中医医院唯一以传统疗法为特色的中医骨伤专科,赓续中医正骨精髓,传承孟河医学骨伤流派基础理论,将传统中医骨伤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相结合,以“无创”“微创”为立足点,开展手法、手术治疗“骨折、脱位、骨错缝、筋出槽、骨痹、骨萎”等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骨折、筋伤、骨痹”的特色诊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