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 用健康习惯告别“甜蜜”负担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武医宣
糖尿病是老年病吗?不!“糖三代”已经出现,年轻人得糖尿病毫不稀奇。他们大多认为自己身强力壮,每天为生活奔波,却忽视了健康。近日,武进人民医院南院内分泌代谢科成功抢救了一名高血糖危象小伙。专家提醒,科学防治糖尿病刻不容缓。
典型病例
27岁的王先生家住大学新村,近日因食欲不振、乏力气喘被家人紧急送至武进人民医院南院急诊。检查显示,王先生血糖危急值77mmol/L,血气PH7.0,远低于正常血气值范围,他立即被收入内分泌代谢科进行抢救。经过医护人员齐心协力的持续救治,王先生转危为安,顺利出院。
经了解,王先生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平时久坐不动,体重230斤,习惯把无糖饮料当水喝,自认为无糖不要紧。发病前三天,王先生浑身无力,只能躺在床上大喘气,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王先生出院后,医生对他进行长期随访,叮嘱其多喝白开水、矿泉水,积极参加锻炼,密切监测血糖。保持一段时间后,王先生恢复良好,回归正常生活。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在体检中发现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他们大多有不健康的饮食或作息习惯,由此引发的疾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专家提醒
武进人民医院南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中医师周斌表示:打着“0糖0脂0卡”招牌的碳酸气泡水、无糖饮料深受年轻人追捧,但“无糖”并非真的零糖,这些饮料中仍可能含有果糖、麦芽糖,这些成分一样可在人体内转变为葡萄糖,食用过量后会导致血糖升高。
针对糖尿病低龄化,及早进行疾病筛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预防糖尿病。发病5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做到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血糖达标,定期监测血糖,就有希望达到临床缓解。
敲黑板,不扎手指也能测血糖!瞬感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扫一扫就能测血糖,助力实现血糖精细化管理目标,有助于血糖安全达标,减少低血糖发生。
周斌建议,市民应每年参加体检,平时规律作息,睡眠充足,尽量不熬夜;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主食以粗粮为主;适当运动,管理体重。体重不明原因减轻时,必须引起重视,立即到医院排查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疾病,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