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卧床的耄耋老人重新站起来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七轩) 余奶奶年过八十,既往有老年痴呆病史,年初一场大病让她卧床不起。看着曾经可以自理的老人,如今生活起居只能由护工照料,家属十分着急,最终到市七院康复医学科寻求希望。
今年1月,余奶奶开始咳嗽、咳痰、喘气、发热,最终被诊断为“肺部感染”,经过抗感染、化痰、平喘、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等对症及支持治疗,在与病毒抗争了近一个月后,病情才逐步稳定。
余奶奶入住康复医学科后,团队立即为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发现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肺部炎症,心肺功能下降;二是四肢运动功能降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肌力下降;三是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四是吞咽功能、认知功能下降。
针对余奶奶的病情,医师和康复师一起拟定了康复目标:一是要达到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心肺功能改善的目标;二是要改善四肢运动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三是要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拔除导尿管,实现尽早站立和步行;四是预防卧床并发症;五是改善吞咽功能。
刚入住时,余奶奶还有间断咳嗽、咳痰的症状,肺部的炎症没有完全消退,期间还因为痰堵住呼吸道出现呼吸衰竭。康复医学科立即联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救治。最终,命悬一线的余奶奶被抢救回来,但还需长期吸氧、吸痰、雾化。
为避免余奶奶的肺炎再次加重,医师及康复师为余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从床上的活动,到坐位练习、站立训练,再到步行训练,循序渐进,并根据余奶奶的每日情况调整治疗策略及强度,再辅以电刺激、气压等各种康复手段。
在康复师及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余奶奶渐渐拔掉了尿管,咳嗽咳痰也明显好转,也不需要吸痰和吸氧。最初,她只能卧床,渐渐可以坐起、床边辅助站立、独立站立,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助行器或家属的搀扶步行。由于肢体僵硬的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余奶奶的生活质量较入院时有明显提高,这也给了家属极大的慰藉和信心。
康复医学科负责人成晓霞介绍,长期卧床患者会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误吸、坠积性肺炎、心肺功能减退、肌萎缩、骨折、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针对卧床患者,康复医学科目前开展关节松动训练、运动训练、气压治疗、电刺激治疗、电动起立床以及站立架等项目,以预防卧床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其可以尽早回归社会及生活。
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手法训练 治疗师用手帮助引导患者完成肢体活动,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练习,有助于保护关节功能,改善肌肉和软组织状态,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辅助站立架 训练患者站立功能的装置,它能够把本身不能站立的使用者固定在站立位,可以预防、改善卧床并发症,如骨质疏松、褥疮、心肺功能降低、泌尿系统感染、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心理健康等。
中频电刺激治疗仪 应用被低频电流调制后的中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仪器,用于治疗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
气压治疗 通过加大气压对身体的软组织动脉、静脉、血管以及神经增加一定的压力,从而缓解不适症状的治疗方式。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以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