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构建“一核双廊三片多中心”格局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刘懿) 即日起,常州经开区组织编制的《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征询公众意见。该规划草案显示,常州经开区战略定位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产城融合样板区、生态宜居示范区、改革创新引领区,将全域构建“一核、双廊、三片、多中心”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根据规划草案,常州经开区发展目标为:至2025年,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至203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现代化开发区、常州东部城市副中心;至2050年,全面建成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发区、面向未来的魅力宜居之城。
围绕定位和发展目标,计划打造“一核、双廊、三片、多中心”。“一核”为综合服务核;“双廊”为苏南沿江创新走廊、沪宁综合发展走廊;“三片”为中心片区、横山桥片区、横林片区;“多中心”包括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创新中心、苏南模式创新中心、运河站城中心、崔桥服务中心、横林服务中心、横山桥服务中心、芙蓉服务中心等。
在生态修复方面,将重点推进横山区域、京杭大运河沿线、宋剑湖湿地及周边、主要河道和道路沿线区域生态修复,维护生态系统、改善生态功能、筑牢生态安全格局。
在城镇体系方面,将构建“中心城区-镇区-片区”的“1+2+2”城镇体系。其中,2个镇区分别为横山桥镇区、横林镇区,两个片区为芙蓉片区、崔桥片区。
在制造业布局上,将构建“4+3+X”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绿色优特钢、轨道交通、绿色家居、智能电机“四特产业”,汽车电子、光电材料、生命健康“三新产业”,以及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制造业重大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开展应用创新,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发展。
在特色风貌培育方面,构筑生态为脉、运河为魂、城野交融的特色风貌格局。打造“芙蓉-横山-中央公园-宋剑湖”山水生态中轴,以大运河和沿岸工业遗存为载体,彰显运河文化和工业文化底蕴,以滨水空间为纽带,串联郊野空间、城市公园、滨水绿廊、公共空间等,打造疏密有致、城野交融的城乡景观风貌。
在全域旅游方面,拓展旅游与文化、康养、生态、农业等深度融合,构建大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带、三山港生态休闲旅游带、水乡田园风光旅游带“三带”,芳茂山“旅游+康养”、大运河“旅游+工业”、宋剑湖“旅游+生态”、东部“旅游+农业”四大特色片区,以及丁塘河湿地公园、中央公园、戚墅堰老街、横林老街、芳茂山、龙潭湖等“多点”的全域旅游格局。
在城市交通方面,除了“七纵七横”主骨架路网,还将构建“1快线4普线”和“三横两纵快速路网”轨道交通,快线是指K2线,普线为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7号线、8号线;三横为潞横路、中吴大道、长虹路G-312,两纵为青洋路、S232。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核心,以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老街和古村落为主要载体,完善“一轴、三脉、三片、两街、多点”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突出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
此次公示截至7月10日。市民可登录常州经开区管委会网站、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网站、常州经开区微信公众号,或者前往常州经开区管委会一楼大厅查看详情。
意见反馈:电子邮箱:czjkqzrzy@163.com;邮寄信件:常州市武进区东城路98号,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常州经济开发区分局国土空间规划科,邮编:2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