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忙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到一年芒种时节了,闻着空气里飘来的阵阵麦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童年时夏忙的那些生活。
踩油菜籽
可以说,踩油菜籽是我平生最恐惧、也是最不想做的一项农活了。每年“五一”过后,父母就会趁着天晴,争分夺秒地收割油菜,放在田里晒干,这个过程自然不用我参与。但是周末踩油菜籽的活儿,总是少不了我这个“小壮丁”!
母亲事先准备好一个几十平方米的蛇皮袋毯,这是用缝纫机把几十个蛇皮袋连接而成的。下午一两点午休过后,我们就带上农具,顶着炎炎烈日出发去田地里了。到了地里,我们把晒干的油菜抱到蛇皮袋毯上去。不一会儿工夫,蛇皮袋毯上的油菜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于是,我们母子二人每人操起一把连枷,用力拍打着油菜杆。那些油菜籽在连枷的敲击下,一个个从菜籽壳中快乐地蹦了出来,在空中跳动几下后就调皮地落在了蛇皮袋毯上,不多久毯子上就铺上了一层黑黑的油菜籽。
但是,由于母亲身体不好,敲了几下就乏力了,我呢也敲得乏味了,便跳到油菜杆上直接踩了。起初,我像一只活泼的小老虎在上面跳来跳去,踩得不亦乐乎。可几分钟下来,就体力不支了,而且那个油菜杆戳得我两腿生疼,我开始抱怨了,不乐意了,再加上头上顶着烈日,嗓子都要冒烟了。细细一看腿上,有好几处皮肤都被油菜杆戳出了血。
这时候母亲就开始敲木鱼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向我灌输踩油菜籽的重要性:因为可以换油。可是当我听到一斤油菜籽只能换三两三的菜油时,我都想直接躺平了。
然而,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到了最后,因为我也不想看到母亲太劳累。随着家里条件越来越好,我家种的油菜一年比一年少了,直到家里食用油多得吃不完时就彻底不种油菜了。
踩油菜籽终于成了我的记忆!那是永恒的记忆!
夏收麦子
唐代白居易有诗云:“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六月初的麦田一片金黄,麦田上处处都弥漫着丰收的气息。大人趁着连续几个晴天赶紧抢收麦子,学校还专门放几天忙假,让我们这帮“童子军”回家帮忙。
我是不太喜欢收麦子的,因为麦芒戳到皮肤后浑身奇痒。我总是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长衣长裤,手上再加一双护袖,顶着炎炎烈日,拿起大镰刀,肩膀上搭块毛巾,弯下腰就呼哧呼哧地割起麦子了。在割麦子方面,我还是比较熟练的,一般都能在父母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麦子收完后,在地里晒上几天就得赶紧收回去,用脱粒机脱粒完毕后,再用鼓风机吹干净,就放在水泥场上暴晒。晒的过程中需要用翻耙不断地翻,每翻过一次,水泥场上都会留下一层浅浅的水印,这是麦子里的水分被蒸发出来了。连晒几个太阳后我们就齐心协力地把麦子装入袋子。
我记得以前还要把麦子送到镇上粮管所,向国家交纳公粮。后来随着国家废除了农业税后,向国家交纳公粮也就成了历史。
麦子收完后,就要及时莳秧了。整个夏天就在这样忙碌而又劳累中度过。
现如今,除了收获油菜以外,收麦子和莳秧都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了,过去的那种“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场面再也不会出现了。
梁衡在他的散文《夏》里说,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是一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季节。我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