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都是兵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蒋莉 芮伟芬
在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士桥村,有这样一户“军三代”的家庭:三个年代、三代军人、三套军装,他们在各自最美的青春年华里投身军营,在共同的信仰中传递红色薪火。
5月22日,记者来到这个家庭,了解他们的从军故事。
“军一代”爷爷:一跃上马的痴胆大
“军一代”是爷爷蒋金其。虽已年过七旬,但老人依然精神矍铄,回忆起当兵的经历,神采飞扬。
1968年3月,蒋金其应征入伍,新兵连的生活让他印象深刻。当时,新兵的伙食费是一天0.475元,但新兵都是大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训练量大,饭量也特别大,每人一天米饭就要吃3斤,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买菜吃。幸好农场有黄豆、萝卜,“萝卜炖黄豆”便成了他们新兵生涯中唯一的一道菜,顿顿煮,餐餐吃。
虽然新兵生活艰苦,但蒋金其一直勤勤恳恳。他的踏实认真被运输连的领导看到了,便将他分配到陆军运输连,专门负责一个营、五个连的马车运输。“当时年轻气盛,看到什么马都想试试,不怕摔跤,大家都叫我痴胆大。马头一拉,马毛一抓,一跃而上,那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还激动。”说着说着,蒋金其满眼放光。
1973年4月,蒋金其光荣退伍。“回到家里,我依然还是一个兵,有什么苦活、脏活我都抢着干,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蒋金其说,在部队中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神,成为他一辈子的坚持。
“军二代”爸爸:翱翔蓝天的教官
时光荏苒,岁月交替。在父亲的影响下,蒋文军从小立志从军。
1993年,蒋文军考入海军飞行学院,成为飞行学员。4年后,他取得军事学学士学位,因表现优秀、飞行技术过硬,被留校任教,成为光荣的飞行教员。
蒋文军苦心钻研飞行技术和教学理论,迅速成长为优秀的飞行教员,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荣获海军金质飞行员奖章,培养的学员遍布海航部队,在保卫祖国海空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飞行学员到飞行教员,蒋文军一路走来,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心态,不断学习,超越自我。在他眼中,飞行不单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信仰,一份传承!
“军三代”孙女:扎根基层的参谋
从记事起,蒋语轩就生活在部队大院。看着大院里每天来来往往的军人叔叔,看着父亲循循善诱地教导初入军营的飞行学员,对军营的向往在蒋语轩身上显得十分自然。
2018年高考结束,蒋语轩郑重地填下志愿:海军工程大学。“考上军校意味着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面临着更多考验与挑战。”父亲的话,对她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如今,蒋语轩已经毕业,成为扎根基层部队的参谋,父女俩都已成为强军路上的追梦人,并相互比拼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