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跨城存款“真香”吗?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常州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张琛
跨城存款“特种兵”袭来。由于同一家银行在各地的存款利率不尽相同,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部分网友开启了跨城存款之旅,并将过程写在了社交平台上,引来不少客户效仿。
5月22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LPR不变,市场贷款利率下滑,银行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也成为一个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有些老百姓想到了“跨城存款”。日前,有网友分享了坐着高铁从苏州到上海存款的经历。案例显示,同一家银行的三年期存款,网友所在的苏州年化利率为3.1%,上海当地的年化利率为3.5%。如果存100万元,1年能多得利息4000元,3年则为12000元,不算一笔小数目。不过,由于三年3.5%的利率仅针对在上海地区开卡的客户,这就需要本人到柜面来办理存款,无法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为了减少“跨城存款”的行为,记者在某银行的手机银行宣传页上发现了“须持有本地户口簿办理”的字样。
我市某股份制银行资深客户经理认为,先不说违不违规,跨城存款的利率优势是不稳定的。理论上,银行可能对后续跨城存款客户采取如限制开户数量、提高起存金额、缩短存期等措施。“跨城存款并非新鲜事物,比如2018年,曾有多位储户因高利差跨城存款,结果人刚落地,相关银行已调低存款利率。”
我市金融行业某资深业内人士则表示,我国《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客户对异地银行经营状况缺乏了解,存在未知风险。比如,近年来多家村镇银行爆雷,就是盲目追求高利率而不顾安全的典型案例。
为什么有些银行在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会不同。一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商定的存款上浮幅度、上限可能有所不同。二是因为不同地区存款市场供求关系有所不同,客户投资偏好和储蓄习惯不同,影响存款利率定价。三是因为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资产负债情况、市场竞争策略存在差异,对存款需求和定价自然不完全一致。不过,随着银行利率的整体下调,不同地区的存款利率差别也会逐渐缩小。据记者跟踪观察,由于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这家银行“不同城市不同利率”的现象,目前,该银行已经大幅提高了起存金额门槛,并调低了存款利率。
目前来看,国内存款利率下降已呈现明显的趋势。事实上,当前实行过负利率的国家不在少数,比如2022年以前的瑞典(存款利率-1%)、瑞士(存款利率-0.32%)、欧元区(存款利率-0.4%)等,日本也出现过存款负利率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个人的银行存款不但没利息反而出现了损失,比如银行要收取管理费等,该怎么办呢?
通过财务安排,提前锁定收益是措施之一。目前,市面上能够锁定利益的产品主要银行定期存款、国债和储蓄险。其中,银行存款安全性较高,但是利率逐渐走低,长期多配不划算。国债风险较小,收益稳定,流动性强,凭证式和储蓄式可以提前兑取,但当前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若遇到加息等特殊情况就会损失利息差。长期储蓄型保险,兼顾保障和理财功能,收益写进合同,明确且稳定。另外,常被理财博主推荐的收息股也是一个选择。但是相对存款,股票风险高,对专业能力要求高;收息股的优势在于每年稳定的分红,但不排除股价下跌引发的本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