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文字打动的瞬间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总有个少年梦,想用残余的时光去完成。从小就爱阅读和写作,但信念不坚,又不断有各种新的爱好加入,这些年断断续续地读读写写,功力未曾提高。朋友嗤笑,都短视频的年代了,哪有那么多时间写那么多废话。
和几个同好一起喝茶聊天,我请教,文学大家们的作品太多了,用余生都没法看完啊,怎样汲取他们的精华?一位大姐回我,精拣呗,找你喜欢的,学习他们的风格。我有些犹豫地问,那些很被推崇的呢,比方说我就不太看得懂张爱玲。大姐很爽快地回道,不喜欢就别看,找你被文字打动的那个瞬间,这是与你最契合的。
被文字打动的瞬间,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我还在读中学吧,《新闻联播》过后,电视机里传来一个厚重的男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顿时,眼前清晰地出现流动的视觉画面,从清冷的月亮跳到茫茫的江面,再转到一叶小舟在江水中飘荡,太美了,天地辽阔,豪情迸发,什么样的人能写出这样绝伦的文字。当我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赤壁赋》后的第一感觉是,以前读过的《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都得往后排个名次,这就是灵魂的契合吧。
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我认为通篇里最美的一句,品得出百般滋味,既有“虽千万人,吾往矣”那种小船搏斗在狂风骇浪里的孤勇,又有“明朝散发弄扁舟”去“江海寄余生”的肆意洒脱。最最关键在于它吻合我当时面对人生未知的万千变幻的迷惘心境。此后,我一度把“一苇所如”作为自己的笔名。
用文字打动过我的还有歌词。被《追梦人》击中的时候我情窦初开,对班上一位扎着双马尾的女生特别有好感,“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唱响时,不光牵引我的梦,还一直牵引着我注视她的目光。“冰雪不语寒夜的你那难隐藏的光彩”的词章滑过我心房,我想词者心中一定也住过这样一位冰雪聪明的绝世佳人,后来才知道这是罗大佑对三毛的致敬,“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其实,真正打动读者的不是简单的几个文字的搭配,而是一段光阴的故事中映射出的自己,一程滚滚红尘中相知的你和我,一支青春舞曲中欲说还休的懵懂情愫。
每每在夜晚,我合上书页的时候,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被文字打动的激情,还有阅遍千山万水世间人性的通透。《推拿》关注很少有人关注的盲人群体,何为黑暗,何为斑斓,眼明者一样有看不到的盲点;《兄弟》看似荒诞不经,却事事都有因果,倒下了父亲的真和善,促生两兄弟的伪和恶;《溜索》的文字洗练传神,简直就是学习写作最好的教材。毕飞宇、阿城、余华都是我喜欢的作家,每被他们的文字激荡一回,文学的大门又微微打开一条缝。
阿城写了《张爱玲的笔下为何如此苍凉》,把文体做了一个泾渭划分,认为学张爱玲学得有意思的都在港台。确实,经历不同、学识不同,很难去强求共情,我就做好一只小甲虫,爬好自己的文学小道,没必要去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