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失去右臂的“常州维纳斯”, 直面苦难成为真“女神”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吴斐 庄奕
23年前,随父母初到常州的5岁女孩韩沁不幸被绞断右臂,《常州日报》及时给予援助,帮她维权,带给她关爱。
如今,28岁的韩沁多才多艺,是常州市“最美自强自立追梦人”、常州市残疾人全民阅读代言人。近日,她被常州市残联评为“常州市残疾人文体大使”。
23年前,被命运夺走了右臂
2000年,5岁的韩沁跟随父母从老家淮阴来到常州,父亲韩书伟在红梅西村做保安,母亲武广霞在湖塘镇一家私人织布厂打工。韩沁经常跟着母亲到织布厂去玩。当年8月30日傍晚,韩沁到厂里找妈妈,被一台没有防护罩的纡子机绞断手臂。虽经全力抢救,但因断臂坏死,她的右臂最终只剩下8厘米。
这个外来打工者家庭当年在常州尚未站稳脚跟,当即陷入了困境。得知消息的常州日报记者当即展开采访,连续推出3篇报道。报道刊出后,市民纷纷慷慨解囊。红溪幼儿园免费让韩沁入学,市法律援助中心热情为她提供法律援助。
折翼天使,也能逆风飞翔
韩沁的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心性坚韧,他反复给韩沁讲海伦·凯勒、贝多芬、张海迪的励志故事,并对女儿说,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为自己的残缺自怨自艾,又怎能创造这么多奇迹,让世界为之惊叹?想要掌握命运,就要活出自我,不屈不挠地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璀璨天地。
韩书伟说到做到。韩沁发生意外后,为了女儿的将来,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拼搏,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10年后就买了房,在常州扎下了根。耳濡目染之下,韩沁乐观坚强、积极向上,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普通学校就读,从未有过任何特殊安排。
2013年,韩沁考入大学,参加运动会、加入记者团、拍摄微电影……她勇于尝试,从不给自己设限,是校园里最闪亮的那颗星。走出校园后,韩沁同样熠熠生辉:多次担任市、区两级大型残疾人活动主持人;多次在市级或省级的摄影、演讲、知识竞赛、读书征文中获得一等奖;她还是跳远、短跑高手,在2022年常州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中,获肢体组T45—46级女子组跳远第一名、女子组200米第二名,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2021年6月,韩沁报考公务员考试中面向残疾人招录的专设岗位,获得通过,进入新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她一如既往表现优秀,赢得了同事的一致认可。
一直接受别人的鼓励,今后也想给别人鼓励
韩沁说,从小到大,父亲就在她耳边念叨,说当年意外发生后,全家得到许多热心市民的帮助;将来她如果有能力了,一定要尽一点绵薄之力,将爱回馈给社会。韩沁深以为然,长大后自觉加入了扶残助残的行列。
2017年9月,她加入常州市天宁区残疾人联合会。在天宁区残联工作期间,韩沁走街串户,拜访了700多户残疾人家庭,帮助近千名残疾人解决困难。她利用业余时间参与肢体、盲人、聋人等多类残疾人专门协会的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近1000小时。
韩沁知道,残疾人最渴望的就是能和常人一样,便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走出家门、打开心门,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在一次偶然的走访中,韩沁和因意外导致身体大面积烧伤的小华(化名)成了朋友。当时,再过几个月,常州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就要开幕。在韩沁的“百般纠缠”下,小华来到了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场地,立即就被运动员们挥洒汗水的矫健身姿吸引,当即决定报名参加铅球、标枪和跳远三个项目的比赛。此后的两个月,小华风雨无阻地参加训练,首次参赛就勇夺三项冠军。夺冠后,小华举着奖牌激动地向韩沁挥舞,韩沁的眼角也湿润了。
2019年,韩沁带着近20位肢体残疾人士,走进央视《向幸福出发》的大舞台。她坐在台下,看着精彩的轮椅舞蹈,听着阵阵叫好声,由衷地高兴着。
如今的韩沁,虽然已经不是残疾人专职委员,但依然热心地参加各种公益讲座和志愿服务,用亲身经历传递向上的力量。韩沁说,一直接受别人的鼓励,今后也想给别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