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南博物院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原文明灿若星河、博大精深,位于省会郑州的河南博物院是中原文明优秀成果的集大成者。
20世纪30年代,河南博物院(原河南博物馆)就曾得到过这样的赞誉:统中国博物馆所藏物品,就价值而论,除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
当我们驻足在其金字塔结构的主体建筑前,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规模的宏大,气势的壮观,文化的厚重,雕饰的精微,构思的精妙,意境的空灵,处处散发出华夏文明饱经沧桑积淀的精、气、神。走进河南博物院,就走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艺术殿堂。那凝重的建筑唤起的是文化认同的理念;恢宏的气势引发的是席卷天下的豪迈;活泼的雕饰激发的是真善美的灵感;艺术的构造留下的是沁人心脾的愉悦;厚重的文化牵连的是无穷无尽的遐想……
让我们怀着敬畏之情来欣赏一下她的镇院之宝吧!
1923年出土于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的莲鹤方壶(春秋中期 约公元前550年)乃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了解青铜器的人都知道莲鹤方壶是青铜器精品中的上品,其价值自不必说。
只见它盖顶一鸟耸立,张翅欲飞,壶侧双龙旁顾,夺器欲出,壶底两螭抗拒。壶瓣中央立鹤清新俊逸,翔其双翅,单一起足,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此鹤突破了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这种将现实与夸张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难怪史家郭沫若先生对它赞誉有加,称莲鹤方壶乃中华民族时代精神之象征。
在这里,甲骨文让我们见证了最早的文字;金缕玉衣让我们懂得了君王的奢靡;战国编钟让我们听到了铿锵之音;双连壶则告诉我们各民族要团结友爱……
历史是民族的根基,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建筑是民族的象征。河南博物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她那么博大,应该建在地下,只有大地才能承载她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沉重;她那么华美,应当建在天上,只有苍穹才能包容下她“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的珍奇;她那么空灵,应当建在人的心灵,只有用心体悟才能品味出她的历史韵味……
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开始慢慢沉淀下来,将沧桑写在了中原这块土地上。在这里,文明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奋发向上的豪迈;一种洗刷了偏颇的淡定;一种起伏和缓的心理高度;一种神清气闲的境界……
喷薄的激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历史魂、民族范、文化宝,构成了中原大地的无限价值,而河南博物院是这一切文明成果的精华与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