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服务温度”转化为“体感温度”

日期:01-18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刘懿 孙婕

德国客商来实地考察,但时间只有短短1小时,咋办?

本月初,常州经开区投促局招商处工作人员陶丽遇到一桩犯难的事:某精密部件企业的德国CEO要来实地考察,但行程紧凑,只排了1个小时。

如何让客商“细看”心仪地块,又有合适的洽谈空间?陶丽想到了“移动洽谈”,立即联系租车企业确定商务车,并根据客商需求制定考察路线。她和团队成员则加班加点梳理出3个地块的详细情况,并做了针对性的完整项目方案。

当天,这名CEO及随行的“中国通”不断抛出细节问题,如地块上的河道怎么处理?填平用土是什么土、质地如何?在收到解答后,客商非常满意。

“不断优化提升营商软环境,夯实项目建设、实体发展硬支撑。”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顾伟国表示,广大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最铁合伙人、最美代言人、最佳见证人,常州经开区将持续在审批、流程、效率、获得感上精准发力,切实把“服务温度”转化为市场主体的“体感温度”。

在省重大项目顺丰智慧物流园建设现场,横山桥镇经发局项目办“蹲点”服务。“1号楼分拨中心进度如何?”“两座配套桥梁要加快前期手续办理,争取9月底前完工。”代办员刘权盯着施工进度,询问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不能现场协调的,他将在每周例会上进行反映。“我们设置了亮红灯系统,项目推进倒排时间,如临期未完成就亮红灯,短信发送到分管领导手机上。”刘权说,到目前为止,全镇24个项目都按期推进,未出现亮红灯的情况。

持续深化企业直通车、企业家监督员、12345市民热线等工作机制;设立“零号”窗口,着力解决一批“办不成的事”;努力实现企业注册“零审批”,政务服务“零跑动”,业务办理“零证明”;推出涉企奖补“即享即兑”……常州经开区用好“加减乘除”法,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和招商引资吸引力。数据显示,近年来,由客商推荐洽谈的项目占比近一半,“以商引商”的“葡萄串”效应不断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