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巨电子:从3C数码跨界新能源
日期:01-18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何一智 姚福达
沿常金大桥下的西港路一路向南,穿过忙碌的运河西港,常州宏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巨电子”)的大楼格外醒目。占地仅1.7亩的这家企业一直是以主打3C数码电子产品绝缘材料而闻名,在全市上下发起大力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冲锋号角下,宏巨电子及时预判,主动调整赛道切入新能源产业链。
仅2022年,此举就为企业新增销售7000万元。
放弃舒适区,切入新赛道
走进宏巨电子1楼车间,忙碌的工人们正在将产品打包送车,这些货品将发往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大型新能源企业。往东100米,宏巨电子的新厂区已经建设完工,高标准厂房现代感十足,整个厂区气象一新。
“这个月就要正式搬迁,也预示着企业发展将迈上新台阶。”宏巨电子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陶钊说。
十几年前,宏巨电子曾因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拿到了第一桶金。2009年,在诺基亚还是传统手机霸主的时代,宏巨电子便通过传统手机电子元器件之间空隙中寻得商机,将聚氨酯材料冲成小方块作为绝缘材料,从而获取海量订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企业开始转型,宏巨电子的触角向“屏”产业延伸,不断依靠科技创新,在这个功能性材料细分领域拥有了上千种产品、7项专利,产品广泛应用到多个行业。
2020年开始,消费电子行业开始萎缩,行业面临瓶颈。是继续保住现在的订单,还是转向其他领域?企业创始人宋涛最终决定放手一搏。“我们在2019年便及时调整方向,向新能源产业转型,事实证明选择是正确的。”陶钊说,新能源汽车配件所需要的模切产品与企业的老本行数码3C模切有异曲同工之处,转型相对便利。购置生产线、增添技术人员……方向明确后,宏巨电子正式踏上新能源产业的浪潮。
迈进“深水区”,填补新空白
从刚开始只能给新能源配件生产模切产品,到现在为理想、领跑等整车企业提供新材料。随着在能源产业链上的不断布局,企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2022年企业产值达到了2亿元,同比去年增幅超过30%。在加入整车新材料这一赛道后,预计今年产值在3.5亿—4亿元。
“产品在市场供不应求,这得益于我们强大的自我研发能力,以及对细节的精准把控。”陶钊指着一款模切产品笑着说:“这款最新研发的新材料具有缓冲和减震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良好的缓冲性能保证电池稳定。这款防火材料则具有高效阻燃的效果,让电池导电和导热更加安全。”陶钊说。
在设备投入上,企业舍得花,也敢花。“这套设备的价格在100万元,像这样的小型设备,价格也要20万到80万元不等。我们每年在设备上的投入,就要上千万元。”陶钊说。投入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新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生产市场稀缺的特殊材料,让企业不断在产业链保持竞争力。
“我们还成立了一支50多人组成的技术团队,不断迈向新能源市场深水区,攻坚更多新能源技术难题。”陶钊说。
延伸产业链,集聚新动能
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让宏巨电子焕发新动能。“我们没有放弃传统3C数码的优质客户,除了启动新能源电池、整车模切的供应,我们今年还将目标放在储能领域上。”陶钊说,在宏巨电子新增板块中储能领域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抢抓新风口势在必行。但是储能领域新材料将对技术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拓展新技术,完善产业链。
一墙之隔的新厂房彰显了宏巨电子对未来发展的决心:新厂房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共5层,其中1—3层为车间,其余为员工配套以及企业实验室,将为更多新材料技术提供可行方案。
“未来我们还将深耕西林片区,争取在附近打造以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新型产业基地,为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贡献自己的力量。”陶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