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这个社区,为何晚上灯火通明?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淑君

“今天是第一课,我们就写‘落笔生花’四个字,让我了解一下大家的毛笔字水平。”5月6日晚上7时,在新闸街道荷园社区楼上的活动中心,书法爱好者施金林正耐心地了解着每一位学员原有的基础情况,然后为他们针对性指导。这是荷园夜校二期的第一课,此后还将在这里开设瑜伽、太极和羽毛球等夜校课程。

夜校开课的那些日子,这个成立不久的社区总是灯火通明,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进进出出。“夜校就在家门口,不仅能学到东西、交到朋友,还能帮助自己解压。”32岁的卫好好是荷园社区居民,上过荷园夜校一期课程的她,感触颇深。一期开课时,每晚7时半,她都会穿着运动衣、戴上拳击手套,跟着教练一起来一波热辣滚烫的挥拳……大汗淋漓后,运动的畅快让上课的小伙伴们都感到十分减压。这边拳击课上居民挥汗如雨,相隔不远的另一间功能室里,“用智慧陪伴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庭教育课程正深深吸引着70余名宝爸宝妈。“这些育儿困扰我都遇到过,老师讲得非常好,方法也很实用!”“我家孩子才上幼儿园,但是我想提前学习起来,希望今后还有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节课讲完,宝爸宝妈们还意犹未尽,纷纷围着老师咨询。

“当下年轻人面临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我们走访得知,有不少人希望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找到归属感。”新闸街道统战委员、荷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晨告诉记者,社区在前期入户走访和问卷调研中,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搜集到了很多宝贵的信息。“我想再给自己充充电,希望社区多开展些教育类、技能类的班。”“我很想学古筝,不知道能不能开设一些乐器类的课程。”刘晨说,这样的声音在调研中听到的最多。为了缓解青年群体生活焦虑,进一步拓宽服务青年的平台阵地,打造荷园社区全方位嵌入式服务体系,满足青年对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荷园夜校应运而生。夜校以“街道社区吹哨,多元主体报到”的模式,多方联动,嵌入可持续服务,积极协调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辖区商户等优势资源,为师资和课程提供保障,实现社区阵地空间功能叠加、资源共享,满足青年群体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最近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要加班,夜校课程都是放在晚上,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卫好好说,她不希望把自己的弦绷得太紧,在夜校她得到了放松,也找到了工作之外的松弛感。更惊喜的是,她原本交际圈非常小,平时时间也有限,但在夜校和社区里的年轻人一起上课,让她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卫好好的老师是一位在健身行业从业8年的拳击教练,他也是第一次尝试这种夜校授课方式。“很羡慕荷园社区的居民,家门口就能上各种夜课,对热爱生活和运动的年轻人来说真的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据了解,荷园夜校第一期开展免费课程,涵盖拳击、古典舞、民俗剪纸、家庭教育讲座、手工咖啡体验、插花等6门特色课程,共吸引600余名居民报名参与,结束后受到大家一致好评。5月6日,荷园夜校开启第二期课程,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以低于市场价格的长期培训课程为主,包括瑜伽、书法、羽毛球等居民们喜爱的课程。

曾经,夜校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掌握技能的渠道,而在当下,它更像一种“精神寄托”,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新潮、平价、实用的课程更是吸引许多青年纷纷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