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口腔引导骨生成种牙 恢复咀嚼与美观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3版:健康沙龙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星宣
上颌前牙区又称上前牙美学区,对面部美观起着关键作用。由于此区域骨结构和位置的特殊性,给缺牙修复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对医生的种植技术也要求很高。北极星口腔在近期一例上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的种植手术中,医生利用GBR引导骨生成技术成功实现了患者咀嚼功能和美观的重建。
上前牙区牙列缺损
位置特殊是挑战
孙先生经营汽车配件20多年,由于不断的应酬、不规律的生活习惯,让刚52岁的他上半口前牙提前“下岗”,除了说话发音和日常进餐异常麻烦痛苦,更让他看起来像老了十多岁,这也给孙先生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023年7月,孙先生经介绍到北极星口腔问诊,他向医疗总监罗新宇提出治疗预期设想,一是能正常吃饭,二是恢复缺牙前的面容美观。看似简单的要求,其实存在相当大的治疗难度。罗新宇解释说:“上颌前牙区距离鼻腔近,对种植深度造成了限制;其次这个位置本身骨结构就很狭窄,对精准度要求更高。另外,孙先生缺牙多年,骨萎缩现象势必存在。要达到理想的功能和美学要求,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是对种植技术的挑战。”
缺牙部位“长”新骨
骨萎缩问题成功解决
孙先生通过口腔全景影像CT和三维影像重建,进行了口腔的全面检查。检查显示由于他已经戒烟戒酒,口腔环境良好,这为治疗提供了必要条件。但他的牙槽骨垂直萎缩超9毫米,属重度缺损。为确保种牙成功,罗新宇给出了一期手术方案,运用GBR引导骨生成技术增骨,待新骨生成后再植入植体。
据罗新宇介绍,GBR引导骨生成技术是通过特制生物膜,促进并保护缺牙区组织再生、定向修复,便于新骨再生成功。对比其它骨增量技术,此方法具有创伤小、周期短、稳定性强、并发症少等特点,更适合上前牙区的垂直向修复。为保证稳定的新骨生成空间,罗新宇还特别采用了双层膜覆盖技术,并在可视化系统辅助下,对各项美学数据实时分析和精准把控,以便手术从一期阶段就为美观度打好基础。
骨萎缩种牙方式多
需靠医生经验做选择
孙先生完成了种植牙修复,戴上了期待已久的牙冠。罗新宇在对该案例总结时谈道:“目前帮助骨量不足患者实现种牙的增骨技术有很多,但针对孙先生特殊种植区域和严重骨吸收的方法,选择GBR引导骨生成技术分期种植是较为稳妥的方式。而对于更普遍的轻中度骨吸收,可以通过即刻种植方式同期完成增骨和种植这两个步骤。总之,医生需要通过科技与经验来准确判断,力求为不同患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痛苦更小的个性化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