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三被告被判预付卡余额“退一赔三”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于远航 夏丹) 近年来,美容美发店、婴幼儿培训机构、健身房等场所的经营者在大批顾客支付预付款后恶意违约甚至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往往维权无门。3月12日,武进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美容美发店预付卡合同纠纷案,认定储某某、张某某、杨某某三人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欺诈消费者的主观故意,在退还消费者预付卡余额的同时,还应按照余额的三倍承担赔偿责任。

当天,参与本案诉讼的消费者中有6人出席庭审。预付卡余额高达9万元的消费者章佳佳(化名)在法庭上激动地说:“之前我还担心起诉劳神费力,追不回自己的损失,此次胜诉增强了我对司法维权的信心。”

去年2月,在武进区“诗某”美容美发店充值了预付卡的消费者吴瑾(化名)发现,该门店突然变更了招牌,成了“乔某”美容美发店。她上门询问,新店老板称原老板把店转给了他,除非按照一定的比例重新充值,否则,之前的预付卡全部作废。意识到先前充值的1万多元很可能打水漂,吴瑾立即通过微信联系“诗某”美容美发店老板要求退款,不料,钱没拿回来还被对方拉黑。

当年2月至6月,因原经营人跑路,无人退还消费者预付卡内余额,武进区消费者协会收到了相关投诉100余起,警方出警调解80余次。

因微信等联系方式无法联络到原经营人,也没有途径获取原经营人更详细的个人信息与联系方式,消费者陷入了“维权难”的困境。针对这一情况,武进区消费者协会主动与区检察院对接,引导、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承办检察官助理张杰介绍,28名参与本案诉讼的消费者预付卡余额共28万余元;在该店充值的所有消费者,预付卡余额总计达100多万元。

武进区检察院初步调查发现,“诗某”美容美发店是一家个体工商户,注册经营人为储某某。2023年2月,该店在未提前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注销了工商登记,同一地址上又由其他人重新注册了一家美容美发店。检察机关初次拨通储某某的电话时,储某某说自己并非真正的老板,拒不解决纠纷,而后电话停机,彻底失联。

因联系不到储某某,消费者打算通过诉讼方式维权,希望取得检察机关的支持。武进区检察院分别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与听证会,最终认为,本案消费者属于维权弱势群体,检察机关应支持消费者起诉,并通过主动行使调查权,查明实际受益者和经营者,让其对消费者承担民事责任。

武进区检察院经调查发现,消费者在“诗某”美容美发店充值的预付款进入了张某某个人的银行账户,店铺转让协议则由杨某某与新店老板签署,两人是“诗某”美容美发店的幕后老板。调查显示,类似的预付卡纠纷并非首次发生,张某某与杨某某曾在苏州、无锡等地共同经营美容美发店,曾因拒不退还消费者预付款被当地商务部门行政处罚,并被消费者诉至法院。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第四款规定,经营者未事先通知已交预付款的消费者并作出妥善安排,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服务又无法联络的,视为欺诈行为。“诗某”美容美发店恶意跑路的行为,完全符合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根据这一条例,检察官指导消费者按照退一赔三的标准提出了惩罚性赔偿诉求。

2023年8月,消费者的代理律师向武进区法院递交了诉状,并及时提出诉讼保全申请,成功查封了三名被告名下的现金、股票、房产、汽车等足额资产。武进区检察院和区消费者协会同时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诉书。今年1月,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本案,之前拒不出面处理消费纠纷的三名被告迫于压力均到庭参加案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