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荣春 通 讯 员 陈丹
与武进区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漕桥卫生院组建医防联合体,持续推进“医防融合”试点;作为全市唯一国家级监测点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建成全省仅有的两个鹦鹉热监测哨点之一;成为徐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
2023年,在武进区卫健局的领导和常州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武进区疾控中心广大干部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积极推进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预防为主落实到医疗服务之中,不但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保障常武地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医防融合创新“武进模式”
2023年3月9日,与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成立医防联合体;2023年10月11日,与漕桥卫生院签约成立医防联合体。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漕桥卫生院也成为继寨桥卫生院后,武进区疾控中心在“医防融合”机制上的新延伸。
医防融合是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抓手。早在2022年,武进区疾控中心就与寨桥卫生院组建全省首个医防联合体,建立“疾控—医院”医防联合体工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专家+公共卫生联络员+公共卫生指导团队”的“1+1+N”队伍体系,创新采用“主动服务、技术下沉”服务模式,推进医防融合一体化。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武进疾控中心将这些可复制的经验陆续应用到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漕桥卫生院等地方,医防融合的“武进模式”雏形初显,助力常武地区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已开展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等三个医防融合项目,其中2023年对102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筛查,眼底阳性检出率37.22%;针对存在肺癌家族史并长期吸烟人群开展肺癌早期筛查170例,发现39例存在或怀疑结节。相关人群均得到及时的早期干预,有的已完成手术治疗。
“医防融合,不仅提升了慢病患者的依从性和辖区居民的满意度,也使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控工作质量逐渐提高,多个条线在全区的排名较往年有所提升。”武进区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副主任)、主任医师强德仁介绍,2023年,西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江苏省老年健康服务优秀案例评选中获一等奖,在江苏省基层内分泌特色科室孵化中心评选中获综合优秀单位三等奖。
在此过程中,武进区疾控中心还选派16名公共卫生骨干人才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为期2年的派驻工作,每周至少2天、每月召开例会;同时,由基层医院提“需求清单”、疾控团队提“问题清单”,共同研究解决公共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卫能力。
公共卫生筑牢健康防线
HPV疫苗如何选择、哪些人群可以接种HPV疫苗、感染HPV后是否还有必要接种疫苗……2023年4月25日,第3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武进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专家走进武进人民医院科普直播间,开展线上HPV疫苗和宫颈癌防治宣传活动,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受到广泛好评。这也是武进区疾控中心不断推进公共卫生工作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的一个缩影。
公共卫生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武进区疾控中心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勇于创新、主动作为,夯实公共卫生基层基础,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检验检测能力是服务公共卫生的基础。武进区疾控中心不断增加检测项目,提升检测能力,2023年又开展挥发性卤代烃等9个项目的扩项,同时在公共场所检测、食品检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病原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开展新项目22项,以自身硬实力的提升推动公共卫生工作的更好开展。
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武进区疾控中心高度重视职业病防制工作,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承担国家疾控中心的尘肺病人随访调查项目,并与江苏省疾控中心合作开展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进一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推进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武进区作为全市唯一国家级监测点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工作,建成全省仅有的两个鹦鹉热监测哨点之一,发现并成功处置全省首起登革热本土疫情……在武进区疾控中心125名干部职工的锐意进取和奋力拼搏下,慢性病防控、急性传染病防制等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健康教育与促进具有重要作用。武进区疾控中心积极搭建区级健康科普共享平台,近3年来共有27件作品获国家、省、市级荣誉;2023年在全区开展第六届“健康武进,无烟岁月”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参与控烟的良好氛围;举行常州市校园健康科普达人大赛预选赛,选拔6名选手参加常州市校园健康科普演讲达人大赛并全部获奖。
此外,围绕结核病防制、性艾麻防治、血寄地病防制、美沙酮门诊以及综合卫生工作等内容,武进区疾控中心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用一项项扎实举措、一次次一线奔波、一个个圆满成果,在很多人看不见的战场上奋勇前行,当好疾控卫士,守护人民健康。
科研教育夯实发展基石
2023年10月26日,徐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在武进区疾控中心揭牌,武进区疾控中心与徐州医科大学正式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共享共建,该基地也将充分发挥“沟通、交流”的纽带作用,促进双方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拓展实践渠道。
疾控中心是公共卫生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基地。继2018年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首家南京以外区县级实践教学基地后,武进区疾控中心又于去年成为徐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全科医学规培基地,目前已累计培养实习生和规培生60余名,在推动疾控中心与院校加强科研合作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教学基地的人才培养作用,助力公共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立足基层,科研工作有独特优势。武进区疾控中心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疾病发生、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策略及关键科技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作为第一单位共承担各级课题项目20余项,其中2023年获各级科研立项6项,创历年新高;作为项目合作单位,与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等合作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的全球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作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荣获常州市预防医学会科技二等奖。
朝乾夕惕,功不唐捐。如今,武进区疾控中心已发展成为科室设置齐全、检验检测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高级职称占全部专技人员的31%,先后被江苏省疾控中心评为“2022年度江苏省重点职业病监测先进单位”,被常州市卫健委评为“常州市健康教育科普基地”,2023年被江苏省爱卫会评为“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表现突出集体”。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医防融合工作,扩大医防联合体覆盖范围,探索疾病预防控制片区责任制,持续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为常武地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为擦亮‘常有健康’民生名片作出新贡献。”武进区疾控中心主任史宏这样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