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一次微创手术修好两个“心脏阀门”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武医宣

近年来,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正快速攀升。在所有瓣膜疾病中,二尖瓣病变发病率最高、介入治疗难度最大。以往,该类手术都需要开胸进行。近日,武进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团队成功为68岁的范女士同时实施二尖瓣置换和三尖瓣修复的微创手术,目前范女士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典型病例

68岁的范女士患风湿性心脏病十余年,因为惧怕传统的开胸手术而一直选择保守治疗。上个月,范女士因咳嗽、胸闷难受再次入院,在武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心血管内科请心胸外科会诊,完善相关检查后,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小波表示,正常的二尖瓣瓣膜瓣口面积有4—6平方厘米,而范女士只有1.2平方厘米,属于中度狭窄;此外,范女士还有双房增大伴重度三尖瓣反流,如不及时手术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经过综合诊断,团队认为微创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手术历时4个多小时,团队在范女士右胸做小切口,同时完成二尖瓣的生物瓣替换和三尖瓣的修复,让“心脏阀门”重新发挥作用。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三天后就可以下床行走,范女士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十分感谢心胸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

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发展,心脏瓣膜手术实现了从传统外科开胸手术到微创介入的演进。据统计,从四年前开启第一台胸腔镜下房缺修补术至今,武进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已独立完成微创心脏瓣膜手术近50例,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为众多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提醒

心脏瓣膜是心脏的基础结构,就像是个“阀门”,阻止血液回流于刚刚离开的心房或心室。瓣膜的病变分为两种,一种是狭窄,即“阀门”开放时不能完全打开,血液流过时不通畅,心脏需要用更多更大的力量才能让血液通过狭窄的瓣膜;另一种是关闭不全,即“阀门”关闭时不能完全闭拢,导致血流沿原路返回、倒流,心脏每次收缩前要准备更多的血才能抵消瓣膜反流的影响。因此,无论是瓣膜狭窄还是瓣膜反流,均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和有效血流不足,长此以往,心脏不能承担过重任务,患者就会出现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的首选诊断方式是心脏彩超。范女士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就是一种心脏瓣膜损害,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如病情进展到较为严重程度,则药物治疗只能临时缓解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通过手术方式解除瓣膜的狭窄或者返流才可能改善心脏功能。

每个患者都是不同的个体,都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瓣膜病变到底是“修”好,还是“换”好,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而定,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把握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