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服务让法援更暖心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童华岗 通讯员 张瑜
“我想咨询下,我是今年9月份到公司上班开始送快递的,一直没有签合同,这种情况下我可以要求公司和我签订合同吗?”近日,快递员王师傅来到钟楼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内,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公益法律服务团成员谢玉敏律师进行现场咨询。
为更好地聚焦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代驾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法律需求,向其传递司法的关怀,钟楼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设立了钟楼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代拟法律文书、民事诉讼代理等一站式法律服务,进一步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聚合力,法援服务“零等待”
“我是2019年12月底开始做外卖员的,2020年2月份送外卖的时候,因为下雨天摔伤了,也认定工伤了,但是公司就是不肯配合进行赔偿,也没支付医疗费,所以我想申请法律援助帮我要回工伤赔偿金。”近日,外卖小哥季师傅来到钟楼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依托工作站专项负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指引、流转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为主,同时积极对接与街道(村社区)、工会和劳动仲裁等部门协作,发挥村、社区法律援助站点便民作用,开展法律宣讲活动,拓展法律服务覆盖面,解答劳动者法律问题,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畅通劳动争议维权渠道,打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快速申请法律援助壁垒,缩短办理时限,提高法律援助便民实效。
线上线下,答疑解惑“零距离”
“你的工作模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益吗?工作中你的权益受到过侵害吗?”今年以来,区司法局联合街道司法所、律师、工会、社区依托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户外劳动者驿站,结合“4·8”司法日、招聘会、“法治宣传月”等节点,线下开展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宣传活动,运用实际案例“以案释法”,全面讲解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拖欠工资等法律知识,切实增强了新业态劳动者们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
同时,根据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时间不稳定的工作状态,区司法局采取“线上”法律宣传,通过“钟楼普法”“12348”热线、法治直播间等平台,优质高效、方便快捷地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解疑答惑、释法明理,提供法律建议。截至目前,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合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快捷援助,便捷申请“零次跑”
“公司现在欠我们的工资不发,我们都催了好几次了,我们实在没办法了,想来申请法律援助,帮我们要回工资。”近日,吴师傅等五位快递员来到钟楼区法律援助中心,希望通过法律援助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吴师傅五人提供的材料,工作人员立即为其办理手续,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
及时了解掌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对法律援助服务的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个人承诺制,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对于符合援助条件的做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进一步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速度。2022年以来,钟楼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接收)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法律援助案件21件。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挂牌成立,是钟楼区法治赋能新业态发展的积极探索,将为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搭建一个新的平台。”钟楼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蒋磊说。工作站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法律援助服务,努力当好外卖、快递“小哥”贴身“法律顾问”,让广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在法治阳光下感受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