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购物节了, 谨防“免费领礼品”骗局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警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顾梦莹
据市反诈骗中心统计,上周我市警方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52.7%,环比下降14.3%。反诈骗中心预警拦截境外语音诈骗电话22268起,冻结资金1882万余元。
梳理一周的案件类型,从数量上来看,以下几类诈骗手段发案数量居前五位,分别是虚假博彩类占16.6%、兼职刷单类占16.6%、虚假购物类占8.0%、冒充熟人类占7.3%、游戏交易类占6.7%。
【案例一】
2日,市民秦先生报警称:前几天收到快递,里面是一张刮刮乐卡片,秦先生为领取免费礼品扫码联系了客服,客服让其加群领红包,后引导秦先生点击群里的链接下载APP,软件内有专员联系其领取新人奖励,一开始完成关注淘宝商家任务就能领红包,后开始做数据盈利单,又有导师教其选择数字,秦先生按其指令操作均获小额返利。之后专员称商家发布了高额盈利单,可以返现4200元,秦先生信以为真,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大额资金,结果提现时专员称其任务做错,需要重新完成才可提现。秦先生意识到不对劲,遂打110报警求助,损失23万余元。
【手段分析】
诈骗分子会通过快递小礼品、刮刮乐卡片等方式吸引受害人主动联系,以“赠送礼品”为由拉受害人进“福利群”操作刷单任务,先给予一定的小额返利,让受害人深信不疑,后引诱受害人操作大额订单,当受害人无法提现时,再以“任务未完成”“连单”“操作错误,账户被冻结”等为幌子不断要求转账,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临近“双12”购物节,“免费送礼”骗局多发,大家在接到电商客服电话时要警惕,网络刷单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诈骗分子一般会先兑现返利等方式使受害人放松警惕,之后便开始给受害人分配高额度的刷单任务,在受害人转账后,便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本、返利。
【案例二】
5日,市民冯先生报警称:QQ上收到熟人消息,对方称自己现在在迪拜出差,但是因为银行卡饱和状态无法付款,不能购买机票,想让冯先生帮其联系客服购买机票,冯先生添加对方提供的航空公司QQ联系付款。客服称冯先生的朋友还有1.2万元的尾款需要支付,机票有效期只有一小时需要抓紧时间支付,冯先生按照对方操作给指定账户转账。但客服又称生成订单超时导致付款失败,需要其重新付款,冯先生感觉不对劲立刻电话联系朋友核实,结果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手段分析】
此类案件中,骗子通过盗取QQ给其好友广发求助信息,声称自己国外出差,银行卡饱和状态无法付款,不能购买机票,让受害人帮忙垫付购买,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必须通过QQ以外的其他渠道求证对方是否为本人;可以让对方提供确认真实身份的资料信息,比如身份证等。市民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反复核实,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级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具备诈骗举报、诈骗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还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支付账户,可疑IP/网址,可疑QQ、微信号均可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软件中查询验证是否为“涉诈”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