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一句谢谢,无法表达我们家属的心意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3版:健康沙龙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杜蘅

“吴主任,谢谢!今天,我奶奶出院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谢你们,这一段时间,我奶奶没有少麻烦你们!”钟女士为奶奶办理完出院手续,特地又跑了一趟医生办公室来道谢,“当时,要不是您肯收她住院,我奶奶估计只能躺在家里熬了!”

原来,一周前,家住新北的耿奶奶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当地卫生院拍片后显示是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建议保守治疗。耿奶奶的几个子女和孙辈们一起商量,觉得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就带着耿奶奶到市四院骨科就诊。

市四院骨科主任吴一雄经过专科检查后确定是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抛开年龄等情况,最佳的治疗手段是切开复位内固定,能让患者缩短疼痛时间、早期下床活动。可是,耿奶奶已经108岁,身体各项机能已经衰退,平时在家,除了自己穿衣吃饭,在家人搀扶下步行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活动了,似乎保守治疗更适合老人。然而,在吴一雄为家属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之后,家属坚定地选择了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就让我奶奶穿着特殊的鞋子然后一直躺着,说是伤筋动骨一百天,可是奶奶年纪这么大了,硬躺一百天,很容易出现烂屁股什么的,再说,奶奶躺了一百天,是不是骨头断的地方就能愈合还难说,就算是愈合也是畸形愈合,还能不能下床,更难说了。”钟女士说,“我们想了想,还是冒险给奶奶手术。”

“我们博对了,这要感谢吴一雄主任。当时,我们告诉吴主任决定手术的时候,我看出吴主任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我知道他也是有顾虑的,毕竟108岁的超高龄患者,不是谁都敢接手的。”

“我们无法想象医护人员是冒了多大的风险给我奶奶手术的,我只知道,奶奶手术前,医院好多科室的医护人员都来给奶奶会诊过,然后我们住院第三天就安排手术了。今天是术后第7天,奶奶精神状态很好,也不喊痛了,两只脚也一样长了,在床上蹬腿抬高啥的都能做,她嚷着要回家。”

“吴主任也说我们可以出院回家锻炼了,我们今天就来接奶奶回家了!”

“奶奶口齿有点不清了,但是我告诉她可以出院的时候,她一个劲地说要谢谢吴主任,我想,一句‘谢谢’,无法表达我们一家人的心意,但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就想说,吴主任和他的团队医护人员,还有其他专业的医护人员,手术室的麻醉医生,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人民健康的好卫士。”

口述人:钟女士 百岁老人的孙女

链接

摔一跤,对于年轻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老年人来说,可能关系到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我国,跌倒已成为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老人跌倒常被称为“最后一摔”,因为老人跌倒后易骨折,主要部位为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等处。其中,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42%患者不能恢复伤前活动力,35%不能独立行走。

在传统观念中,老人髋关节骨折后宜采取保守治疗暨非手术治疗如牵引等,这将迫使老年患者长期卧床,从而导致的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这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致死的主要原因。

文中老人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属于髋关节骨折。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意识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