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寒冷天气,当心面瘫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一萱

寒冷天气来临,室外走路瑟瑟发抖,要问什么姿势最舒服?当然是空调+床+连续剧。但18岁的高中生小徐不愿出门却是另有“蹊跷”。

连续暖和了许久,终于开始降温了。早上醒来时,小徐突然感觉自己的脸有点不自在。“可能是晚上睡得太沉,一侧脸被压迫了?”小徐压根没放心上,等吃完早饭推门而出时,一阵冷风刮过,他顿时感到左侧脸部发麻。回卧室照了下镜子,他才发现自己的左眼也不太利索了,不仅睁不开还闭不上。

糟了!搞不好是面瘫!家人一看,立即带着小徐赶到市一院面瘫专病门诊就诊。结合他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接诊的针灸科负责人、副主任中医师魏文广诊断小徐为面瘫,需要立即接受治疗。

什么是面瘫

魏文广告诉小徐,面瘫是冬春季节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分为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脑血管意外(如中风)后出现的称为中枢性面瘫,还有一种就是周围性面瘫。小徐此次的情况就是后者。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大多局限在头面部,多在清晨起床后刷牙时发现,表现为不自主流口水,一照镜子发现嘴歪了,眼睛合不上,面瘫一侧的食物常嵌在齿颊之间,还会出现味觉减退,或在耳廓周围出现疱疹伴剧烈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面瘫的发病没有特定的年龄群和性别之分,下至周岁婴儿,上至耄耋老人,都可能发病。一般来说,年纪越轻,恢复越快。合并有疱疹感染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得了面瘫,就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配合治疗。

为什么会得面瘫

面瘫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1.病毒感染,以带状疱疹病毒较为常见;2.因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的面神经无菌性炎症,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产生麻痹。

得了面瘫怎么办

起病早期(1—2周)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建议一旦发生面瘫症状,尽早至医院治疗,确定面瘫的原因。周围性面瘫的愈后根据症状轻重有所不同,多数患者在1—2月内恢复,也有少数患者恢复时间更长,甚至留下后遗症。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等)、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甲钴胺等)并酌情选用抗病毒药物等,治疗需遵医嘱。

中医治疗:以针灸为主,配合拔罐、刺络、穴位贴敷、口服中药等方法。

康复训练:在急性期过后(一般发病1周后)在耳周局部热敷,可自行开展咀嚼动作帮助面神经功能恢复。

此外,市民还需注意:患侧颈项、耳后需保暖,避免再受风寒;禁烟禁酒,勿食冷、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多休息;尽量减少用眼频率,少看手机。

如何才能避免面瘫

避风寒:多数面瘫患者有受凉、吹冷风的经历。冬季从温暖的空调房间突然到寒冷的户外需要注意,建议戴上口罩。

预防病毒感染:建议市民在流感高发时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

链接

市一院面瘫专病门诊

自1995年开设以来,逐步形成“中西结合,针药共用,分期治疗,医养并重”的专病治疗特色。专科综合采用针刺、耳压、梅花针、拔罐、穴位电刺激、红外线治疗等方法治疗面瘫,疗效确切,受到常州及周边地区患者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