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横山肉松:老街小店好味道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商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刘燕涛

横山桥的老居民,都知道当年这里有家老街饭店,出了个“横山肉松”的老牌子,数十年品质不改、味道不变,享誉沪宁线。

如今老街还在,当年的店铺只留下字迹模糊的招牌,可“横山肉松”传承人钱俊却说:“我常常来这里看看,不断提醒自己,要把横山肉松的品牌、品质好好传承下去。”

进厂学艺

“横山肉松”诞生于1977年的横山桥老街饭店,创办人是钱俊之父钱宗义。1968年,在上海读书的钱宗义响应号召,回到武进横山桥老家参加生产劳动。在上海肉食品厂担任厂长的父亲钱叙生希望儿子学门手艺,将钱宗义送到肉松车间,向他传授加工技法。虽然一时无用武之地,钱叙生却一再开导儿子:“莫急,技不压身,总有派得上用场的一天。”

回乡创业

1977年,钱宗义回到家乡的老街饭店,每天制作肉松和各类卤菜在店里售卖。1981年,横山食品厂建立,产品有肉松、香肠、咖喱猪肉干等。从工场到工厂,从前卖后坊的模式到工厂化的运营,钱宗义常常请教父亲,钱叙生也多次回乡现场指导,从加工制作、工厂管理、质量品控,无不悉心传授。很快,“横山肉松”声名鹊起,以其精选原料、松酥香鲜、老少皆宜的特点,颇受顾客青睐。后来,横山食品厂归属供销社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横山肉松”也成为名牌产品。

坚守初心

上世纪90年代,横山食品厂改制,“横山肉松”迎来全新发展期。2009年,企业搬迁至全新工业园区,建立专业肉松生产基地,扩大了肉干、板鸡等产品的生产。

2008年,学习酒店管理的钱俊经过几年工作历练,回到刚刚成立的常州中意食品有限公司。28岁的他在父亲的坚持下成了一名学徒,从一线岗位做起,从每一道工序锻炼,持续多年后,学有所成的他当上了生产部经理。如今,父亲年岁渐长,钱俊全面接班,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还根据工艺特点定制设备,大大提升了品质保障与生产效能。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钱俊告诉记者,经过不断研发创新,他们的产品已形成猪肉、牛肉、鸡肉、鱼肉肉松系列与肉酥系列,以不添加防腐剂、食用香精及“用普通调味料制作出不普通美食”的理念,深受消费者欢迎;中意食品不仅在横山桥镇开设了卖场店,还在大润发、明都、信特等卖场开设了“横山”食品专柜,加上线上的天猫旗舰店,形成了立体营销网络。今年,“横山”成功入列“常州老字号”。钱俊表示,“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坚守初心、发扬传统的信心与决心,我们将进一步在产品开发与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力争早日入列‘江苏老字号’。”

王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