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刘涛:用心上好“三堂课”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警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王军

无论是犯罪打处,还是基础工作,抑或是队伍管理,他都目光如炬,像手术刀般精准犀利地切中问题要害。从警17年,他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初心不改,热忱不减,善作善成,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用心上好“创优课、公开课、德育课”三堂课。他就是常州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孟河派出所所长刘涛。

2006年从警以来,刘涛始终立足本职、勤勉为公,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行政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行政嘉奖5次。在他的带领下,孟河派出所党支部先后被市、区、镇三级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高新公安“一站式”服务孟河窗口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上好警务改革“创优课”

为推动“室引领队”警务改革,刘涛积极对接,于2022年分三次对孟河派出所40年的老旧营房进行改造和翻新,尤其围绕综合指挥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在综合指挥室设置指挥调度、勤务监督等7个岗位,按照“一室三区七岗”选配警力,落实“3×8”轮班制度,确保综合指挥室24小时正常运转。

为了确保工作管理形成闭环,刘涛抽调3名精干警力,按照“谁签收、谁传达、谁反馈”的原则,专门负责各项指令的签收反馈、各条线业务的研判通报工作,同时,继续落实原有的晨会交接、警情同步、视频巡查、领导坐堂、质态考评等制度,充分发挥综合指挥室的数据信息导向作用,指导社区警务队、综合警务队更具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派出所的警务工作运行更加顺畅。

2023年以来,刘涛开始谋求创新“一室两队”的深度融合。他以接触性侵财破案为抓手,在原有“图侦跟踪+数据研判+便衣抓捕”打击模式的基础上,开发“社区+警务”合成打击机制,要求社区民警立足基层基础工作,在详细掌握责任区治安态势的前提下,每月完成定量娼赌案件打击;在锁定嫌疑人身份后,务必通过基础工作在8小时内确定嫌疑人的具体落脚点。合成打击机制运行后,派出所的打处质态也明显提升,2023年24小时、48小时破案率均达70%,排名分局第一。娼赌警情分别同比下降71%、61.5%,辖区治安质态明显向好。

上好治安防范“公开课”

孟河派出所辖区位于常州、镇江两地交界,流窜犯罪高发,占辖区传统侵财案件的80%以上。如何将打击防范深度融合,从源头上阻断流窜犯罪,维护群众财产安全,是刘涛一直思考的课题。

“派出所主防”改革开始后,刘涛及时调整思路,着眼辖区实际,积极构建“立体化、智慧化、区域化”大巡防格局。2022年底,他迅速组建起一支15人专职巡防队并形成战斗力。随后,他将辖区4个巡逻岗亭全部回收改造,又另外新建2个岗亭,依托岗亭重新调整巡区,在周界线上搭建起“六岗联动 穿插巡防”格局。为进一步消除巡防盲区,他又和周界线上的相关村委、企业负责人举行多次座谈,成功争取理解支持,三方分工协作,在主干道、乡间小道、野路上增设监控点位47个,为“监巡合一”的高效落实铺平道路。

为进一步挤压流窜犯罪空间,刘涛和镇江丹阳地区的4个派出所负责人举行会谈,双方约定共同落实“四互”机制,即治安质态互通,侦查手段互享,清查整治互联,人员管控互动,实现周界治安防范同频共振。2023年以来,辖区流窜犯罪仅发案2起,同比下降近四成。

针对近年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刘涛也一直坚持高压防范不放松。他在构建好“发、贴、挂、摆、播、讲”传统宣传矩阵基础上,重点打造“精准反诈”“全民反诈”格局。他将民、辅警与村(社区)、网格员、红袖标、银行、营业厅、学校等社会力量捆绑,通过“出警必宣传、入户必宣传、清查必宣传”的方式,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形成反诈宣传铺天盖地之势。

上好队伍管理“德育课”

刘涛认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队伍,是开展好公安工作的必要条件。从担任教导员开始,刘涛就一直向大家灌输“严格而自由”的管理理念,帮助民、辅警摈弃陋习,更新思维,提升能力,推动队伍整体战斗力提升。

2021年起,刘涛推出“警营夜校”制度,每周一组织民警学讲话、学会议、学原著,不定期开展知识测试,并依托辖区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做到寓教于乐,让民警潜移默化受到理想信念的正向熏陶。

综合指挥室实体化运行后,刘涛亲自参与调整制定派出所《全员考核方案》《接警台“三严禁、三必须”制度》等制度文件并予以刚性落实,建立“日通报、周研判、月考核”制度,综合指挥室每天开展至少三轮巡查检查,及时挖掘队伍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弱项。

针对队伍存在的警务实战能力薄弱问题,刘涛明确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135快反警情“红蓝对抗”,演习过程中注意做好“指挥员”“战斗员”“督察员”三种角色,倒逼队伍实战能力迅速提升。

与此同时,刘涛还严格落实“周谈月访”制度,每周都会抽出半天的时间,对民、辅警开展谈心谈话。尤其是对所里的青年民、辅警,不光关心他们的工作状态、思想动态,更注重倾听他们在工作、生活、家庭、感情中遇到的烦恼、困惑、疑虑,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向他们剖析利害,提出意见建议,帮助他们尽快成长。2021年以来,先后有5名青年民警获个人三等功等荣誉,11名青年辅警获市局、分局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