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唱 响 常 州 之 声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郑雨露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音乐带来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陶冶。

在刚刚结束的“新时代·新征程”第六届紫金合唱节上,我市收获2项金奖、1项银奖,并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创我市参赛以来的最佳成绩。

从市到省,从比赛到交流,从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到群众自发自办音乐会,音乐流淌在城市中,欢乐驻扎在人民心中,常州音乐事业的发展已开启新的里程。

让爱乐之城成为常州文化新名片

紫金合唱节是江苏省高规格、高水准、高品质、最权威的合唱大赛,是江苏一项重量级的品牌文化活动,亦是彰显江苏文化魅力、展现江苏人民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第六届紫金合唱节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省文联主办,省音协承办。

“没有哪一种文艺形式比音乐更接近和打动人心。”市音协副主席黄晨说,“作为六届比赛的参与者,我亲身感受到常州的合唱水平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届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对合唱声音的理解有了质的提升,真正从群众歌咏转为合唱艺术;作品的选择面更广,选曲更灵活,版权意识也更强;尤其是指挥艺术水准,也有了大幅提升。”

合唱作为群声的艺术,通过不同的音色与声部有序地交融,发出心灵间的共振,使歌声更具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这也是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

如何让常州蓬勃发展的音乐事业更好地服务社会,打造常州音乐品牌?2015年,市文联提出探索打造高水平合唱大赛的构想,并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和团市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举办全市合唱大赛,让全市各领域的合唱团队有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经过精心筹备,2015年,首届全市合唱大赛吸引了各辖市区共157支合唱队伍、上万名合唱队员报名,35支合唱团队进入市一级比赛,在全市形成了合唱热潮。这也给了组委会极大的信心,第二届就尝试拓展赛事规模,共有70支队伍近4000人(次)参加市赛,与首届合唱大赛相比,进入市赛的团队及人数均增加了近一倍。到目前为止,全市合唱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共有近200支队伍近万人(次)参加。

走出发展群众音乐的“常州路径”

文艺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通过合唱大赛、音乐会等系列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普及推广合唱艺术,提升审美水平,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市文联成功走出了一条发展群众音乐的“常州路径”。

“常州合唱虽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人员、场地流动性大,组织秩序欠缺。”面对这一难题,市文联以常州保利大剧院的品牌优势为依托,提出“民间团体+企业+政府”的创新实践,探索性地成立了“常州市文联保利合唱团”,使合唱团逐步由自发无序走上良性有序的发展道路。

“市文联保利合唱团”又称“市文联保利华声合唱团”。该团在原“华声合唱团”的基础上招兵买马,于2022年12月建成。“其实,原‘华声合唱团’底子很好,之前就获得过紫金合唱节银奖、全国合唱大赛银奖等。通过去年12月的招兵买马,实力明显加强。尤其是青年指挥家桂俊杰的加盟,更是如虎添翼。这次决赛演唱的张士超的《山中月》、潘行紫旻的《新·清平乐·村居》,获得了全场最高分。”市音协秘书长徐杰泷介绍。

常州群众音乐真正实现转型,靠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今年我们还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童声、少年合唱队伍中进行了选拔。选拔出市二中金声合唱团、荆川小学呦呦合唱团参加本届紫金合唱节,他们也不负众望,在各自的组别中收获了金奖和银奖。”徐杰泷说。

让文艺赋能城市能级提升

用音乐传播常州故事,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音乐力作。近年来,市文联一直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拓展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去年以来,市文联通过组织‘赵元任杯’原创歌曲征集评选、省优秀中青年词曲作家高级研修班等活动,挖掘更多音乐人才,希望他们用艺术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气象,反映新时代人民在追梦筑梦圆梦进程中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打造具有常州标识的音乐品牌。”市文联组联处处长刘明珠介绍,去年举办的“赵元任杯”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专业词曲创作者及业余音乐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15个省级行政区的近120件作品,投稿者有20多岁的音乐学院学生,也有90岁高龄的音乐爱好者,受众广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此外,我市还在去年收获了“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琵琶组金奖、中阮组金奖和二胡组银奖,创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常州器乐演奏的实力与水平,凸显近年来市文联、市音协致力于中青年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从群众爱唱歌到城市爱音乐,常州在群众音乐的破题之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从去年7月在文化广场的乐享仲夏主题音乐会和火爆‘出圈’的‘野生演唱会’,到今年常州连续举办的多场音乐节,吸引了常州及外地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开启了属于年轻人的音乐狂欢,有力助推了长三角文旅中轴和休闲度假中心的建设。”市文联副主席、市音协主席熊祖鹏表示,常州多角度发展音乐事业,也为市文联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围绕培育合唱及指挥队伍、提升参赛水平、打造亮点确立品牌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办好常州文艺大展·2023常州音乐奖评选活动,抓好青少年音乐考级等工作,让艺术滋润人心,让文化涵养城市精神。”

“无论是首届常州市合唱大赛还是这次紫金合唱节获得金奖银奖,都充分展示、检验、提升了常州的合唱水平,也反映了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要继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穿于全市文艺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合唱中得到心灵的交融,在歌声中搭建起友谊的桥梁,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让城市插上音乐的翅膀,通过音乐传递常州好声音,彰显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的文艺担当。”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说。